美文网首页专著感受狂欢节
导之有方读之有法——品鉴徐杰老师执教《城南旧事》“陌生化导读”的

导之有方读之有法——品鉴徐杰老师执教《城南旧事》“陌生化导读”的

作者: 素心听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9-15 23:03 被阅读0次

    2022.9.15

    徐杰老师执教的《城南旧事》陌生化导读课上,老师一步步引导,不断激起学生“去读原著”的兴趣,师生之间围绕着即将要读的名著,一起猜想、阅读、欣赏、补白、讨论,共同向阅读的深处漫溯。这是一节初观平淡有趣、细观惊叹有料,再观惊奇有法的课,处处呈现出徐老师的匠心。

    一、板块清晰凸显整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用满怀童稚的笔触,写就童年时代的悲欢离合,同时亦用孩童的视角,去观察,去体会社会中小人物的卑微。徐老师谙熟文本,精准选点,聚焦书中《兰姨娘》一章内容,在这节“陌生化”导读课上,紧扣小说“自传体、儿童视角、真切细腻的内心感受”这三个特色巧妙设计,上得从容洒脱,余韵悠长。

    导读课,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领学生初步感知名著的价值与魅力。徐老师这节课设计了四个学习板块,分别是:读序言,明文体;识人物,猜章节;读文本,品情感;设情境,悟主题。这四个板块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螺旋上升,以“故事”贯穿课堂始终,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契合文本的特点,彰显了徐老师“精致语文”的教学追求。

    艾德勒在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阅读名著,需要学生有文体思维。徐老师从关注名著《序言》入手,学生从写作缘由中的关键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了解所读名著为自传体小说。

    在“识人物,猜章节”环节,徐老师通过猜读的方法,让学生完成人物与章节的对应任务。一个“猜”字,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学生猜对宋妈在《驴打滚儿》后,徐老师倾囊相告的补充相关情节,勾起了学生阅读的欲望。“读文本,品情感”是徐老师课堂上花费笔墨最多,最精彩的环节。徐老师以一个主问题“你觉得兰姨娘可能会和哪个人之间发生故事”,刺激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徐老师呈现的七个名著片断的支架,在字里行间来来回回行走,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逐步完成了一处处“猜读”“补白”的小任务。可见,设置精准恰切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设情境,悟主题”环节,徐老师追加了一个话题讨论的小活动:“如果我们要把这个故事拍成小电影,你们来做一回编剧,除了拍一个马车渐渐远去扬起了尘土的场景之外,还可以拍什么?”这个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而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本节导读课中理解的人物、情节、细节、主题等诸多环节“串起来”,“揉”在一起,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这堂课的结尾,学生在徐老师的一步步的导读中,以儿童的独特视角,去观察,去体会书中的人物,逐步走进了童稚天真、聪明伶俐的小英子的世界。

    徐老师结合课堂上学生生成的精致的板书内容:高兴—恨怕—委屈—轻松(自豪)—急切(淡定)—不舍(欣慰、祝福),让学生真切感悟到小英子细腻的内心感受。短暂的时光滋养了孩子们阅读的渴望,也让一本好书在孩子的生命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徐老师再次强调,今天所读的有意思的文段只是打开了《城南旧事》的冰山一角,之后的无限风光都要依赖于持续的整本书阅读。那么,这节导读课的设计理念可以说是在用“这一篇”的核心价值来作为开启整本书阅读的钥匙,我相信通过这一节课产生的阅读期待,习得的阅读方法,都可以延伸到以后的阅读中。

    从以上整本书导读课的教学板块设计,徐老师由开篇的序言,猜读人物与章节的对应的“面”,到聚焦《兰姨娘》章节这个“点”,最后又将学生指向“整本书阅读”的“面”,真正做到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同时,我们还看出徐老师对自己准备丰富的备课资料进行了聚焦,筛选,这需要我们有勇气为备课资料做减法,让有限的时间变得高效且能够达成目标,进而让课堂简约而高效,眉清目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之有方读之有法——品鉴徐杰老师执教《城南旧事》“陌生化导读”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id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