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chóu)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xì ) 于苞(bāo)桑。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译文]
< 否卦 > 象征『闭塞』:一个卦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
初六,拔起一把茅草,只见它们的根连在一起,物以类聚,找它们时要以其种类来识别;结果是吉祥的,亨通。
六二,阿谀奉承有权势的人,小人因此获得吉祥;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
六三,由于受纵容而胡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
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大家互相依附都可以获得福分。
九五,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停止,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居安思危,常常以“不久将要灭亡、不久将要灭亡”这样的警句来提醒自己,才能像系结在一大片丛生的桑树上那样牢固,安然无事。
上九,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改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起初闭塞不通,后来顺畅通达,大家欢喜高兴。
《易经》十二:否卦(坤下乾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