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千钻公会
CFA学习笔记——公司金融(二)投资决策的标准

CFA学习笔记——公司金融(二)投资决策的标准

作者: 達士通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09:24 被阅读123次

投资决策的标准

分析师在做投资决策时将用到几个指标,其中最重要的关乎到项目是否能盈利的标准是净现值(NPV)和内部回报率(IRR),此外,还有四个指标也被经常使用到,分别是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折现回收期(discounted payback period)、平均会计利润率(average 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和获利指数(PI)

NPV(Net Present Value)

净现值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税后)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

净现值指标是反映项目投资获利能力的指标。

决策标准:

净现值≥0 方案可行;

净现值<0 方案不可行;

净现值均>0 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优点:

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

考虑了全过程的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

考虑了投资风险,风险大则采用高折现率,风险小则采用低折现率。

缺点:

净现值的计算较麻烦,难掌握;

净现金流量的测量和折现率较难确定;

不能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

项目投资额不等时,无法准确判断方案的优劣。


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

所谓内部收益率,就是使得项目流入资金的现值总额与流出资金的现值总额相等的利率、换言之就是使得净现值(NPV)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决策标准:

IRR >r 方案可行;

IRR<r 方案不可行;

优点:

能够把项目寿命期内的收益与其投资总额联系起来,指出这个项目的收益率,便于将它同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对比,确定这个项目是否值得建设。使用借款进行建设,在借款条件(主要是利率)还不很明确时,内部收益率法可以避开借款条件,先求得内部收益率,作为可以接受借款利率的高限。

缺点:

但内部收益率表现的是比率,不是绝对值,一个内部收益率较低的方案,可能由于其规模较大而有较大的净现值,因而更值得考虑。所以在各个方案选比时,必须将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结合起来考虑。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

投资回收期是计算项目投产后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的收益额和计提的折旧额、无形资产摊销额用来收回项目总投资所需的时间,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对比来分析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一种静态分析。简单来说就是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收回原始投资额。

决策标准:

投资回收期短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方案可行。


优点:

易于理解,计算简便,只要算得的投资回收期短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就可考虑接受这个项目。

缺点:

只注意项目回收投资的年限,没有直接说明项目的获利能力;

没有考虑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盈利水平;

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因此投资回收期一般只在项目初选时使用。



折现回收期(discounted payback period)

折现回收期又叫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抵偿原始投资现值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即:动态投资回收期是项目从投资开始起,到累计折现现金流量等于0时所需的时间。

折现投资回收期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克服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法的缺陷,因而优于静态投资回收期法。但它仍然具有主观性,同样忽略了回收期以后的净现金流量。当未来年份的净现金流量为负数时,动态投资回收期可能变得无效,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动态投资回收期法计算投资回收期限并非是一个完善的指标。

平均会计利润率(average 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

平均会计利润率是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平均税后利润与平均投资额之比。

例如:

初始投资额为200000,五年后残值为0

未来五年每年的利润分别为:6000/24000/48000/18000/-6000

平均净利润=(6000+24000+48000+18000-6000)/5=18000

平均投资额=(200000-0)/2=100000

AAR=平均净利润/平均投资额=18000/100000=18%


决策标准: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确定一个企业要求达到的平均会计利润率的最低标准,然后将有关投资项目所能达到的平均会计利润率与这一标准比较。如果超出这——最低标准,则该投资项目是可取的;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则应放弃该投资项目。在有多个投资项目的互斥选择中,则选择平均会计利润率最高的项目。

优点:

以平均收益率作为投资决策指标具有简明易懂,计算简单。

缺点:

这一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将不同时期发生的会计利润给予同等的价值权重。

这一指标的取舍标准是人为确定的,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这一指标用会计利润取代现金流量,其经济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失真。

获利指数(PI)

获利指数(PI)是指投资方案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比值。也叫现值指数。获利指数法就是使用现值指数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

决策标准:

PI>1  方案可行;

PI<1  方案不可行;

优点:

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评价;

考虑了全过程的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

考虑了风险,风险大采则用高折现率,风险小则采用低折现率;

便于不同项目投资额方案的比较。

缺点:

现值指数计算较麻烦,难掌握;

净现金流量难预测,折现率高低难掌握;

无法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

相对于净现值(NPV)而言,PI为相对指标,反应的是投资效率;NPV为绝对指标,反应的是投资效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CFA学习笔记——公司金融(二)投资决策的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bb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