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荆棘之外
大学的时候,观摩网红们的精彩生活,也曾梦想成为一个知名博主,走上流量变现的道路,为了所谓的“将爱好变成工作”而努力。
如今的我,倒没有否定这个想法,毕竟有那么多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在不断证明这件事的可靠性,我仍觉得人可以靠爱好赚钱。
只不过我对“做博主”这种方式有了更现实的认识,他们之所以能被我看到,多数是因已有了一定的流量基础,而前期的积累或许就要花个几年,对于刚刚考虑做什么工作的我来说,无法实现。
原本被新鲜的工作形式吸引,一腔热血想踏上自由职业的热土,但认清了现实的我,还是决定在传统职业里展开拳脚。想我兴趣爱好如此广泛,哪怕向朝九晚五妥协,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吧。
❤
没错,我的本科学的是师范,有很多兼职实践的经历,在刚刚选择编辑这个职业时,它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对一切充满好奇。
记得工作之初,我给自己建立好了原则,不管安排给我的工作,是难是易,都要保持认真的态度去完成。
甚至我还记得第一次让要责校一本书,只给三天的期限,对做事很慢的我来说自然不可能,但我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点。我认为在我工作还不成熟时给我这项任务,是信任我的表现,默默加班加点是我认真对待这项工作理应做到的。
前两天,我都会带一部分纸稿回家,看到夜里两三点才去睡觉。后来被同事前辈们知道了,再给我分配任务时,只会无奈地笑笑跟我说,千万别再看到两三点了。
实际上我这个做法确实没有必要,工作只要掌握方法有选择地去看就好。但时隔一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我仍觉得不后悔,第一次分配对我来而言的大任务,就应该毫无保留地全力以赴,甚至任何一项工作,都该如此。
后来我在内部小小调换了一下部门,接受睿哥的领导,他是一个效率很高,甚至走路都风风火火生怕浪费时间的人。他在主管的位置上,常常要对一本书的进度进行把控,有时他只是单纯地询问进度,并没有要催的意思,但都会对我造成很大的压力。
我们作为新人,对内容不熟悉,做起事来大都很慢。但睿哥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他对我们为什么这么慢感到疑惑,用的理由常常是:我不知道老大原来是怎么给你们打绩效的,我明白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但你们一直练习的话绩效没法儿打,我相信她之前应该是给你们放松着打的。
说实话,在我调到睿哥手底下之前,我完全不知道绩效是怎么打的,没有主动问过,也没有关心过。因为我始终没有把工作内容与钱联系起来,这源于某种学生思维,你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是不会想着这个作业能挣多少钱的。
但自从睿哥总跟我强调绩效,我就开始关心这件事了。他每次都会在备注里写上哪一项工作是算多少的绩效,我可以有个参照。加上工作时间久了,对内容熟悉了,就对钱更加关心了,久而久之,我的工作原则渐渐变了,为了达到某个绩效值,抓紧一切时间快速完成任务。
这样做了一两个月,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直到我初审的东西,在复审时给我返稿,沟通问题,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做得不好。
停下来发现,原来我对工作设立的原则,不再是认真与否,而是绩效如何。对于分配的任务,再也没有那种想小试身手的蠢蠢欲动,更多的是在为了完成而完成,甚至是在熬时间。
❤
我在想,刚刚选择工作的时候,过于理想化就会有很多不支持的声音,说你只是现在这么想,等工作了一段时间就不会这么想了。还有举例说某某就是一开始对教师这个行业特有热情,但就工作了一学期,真的就是一学期,就是特别明显能看出来他对现实妥协了,毫无热情了。
这样的声音持续不断,但我一直坚信不会这样的,人一定都是为了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努力的,觉得不对劲可以换工作啊,但不能说将热爱变成工作这种方式不存在。
一直以来我都这样想,直到我沉迷绩效的那两个月,让我明白了哪怕自己再坚定,仍会有可能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改变,那么或许我对工作的看法也是,也可能被外界改变。
不是经常说,人不能改变世界,只能坚持不被世界改变,但如果被世界改变了又该怎么样呢?
或许我当初的想法,是基于观察网红的生活方式,基于互联网对我的价值观塑造,而我现在的想法,是基于一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基于自己投身后的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其实并没有孰对孰错,想法改变了也只是因为接触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变化而已。
谁都曾对工作充满期待,但无论面对现实做了多少妥协,你最后的选择里也一定有你愿意接受的部分。人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喜欢的、你能接受的比重会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改变。
能够坦然面对变化,对变化抱有期待,也是比原来更加成熟了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