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意境取决于ta对外界环境的了解程度。当你想要失去或已失去,对你有生命影响的人时,你应该会悲伤,而悲伤过后自己却懂得了如何爱惜自己的生命,焕发出自己生命内部的潜在力量:当你需要别人帮助却又得不到时,你失落过后自己却懂得了如何帮助自己,彰显出自己的生命价值。悲情生悲镜,乐情生乐境,但两者也可以在相反的意境中互换。例如,当某人遇到困难或挫折时,ta始终保持微笑来面对一切困难;但当一个人处于孤独幽静时,ta却哭了:ta懂得之前所感受到的所有痛苦,所付出的努力顿时烟消云散。无论如何,人的情绪随时都会变化,且迅速变化,而这对于心理上的创伤是不见效的,也可以随自己心中的意境而改变。我们要不活在别人的内心世界里要不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什么人可以两者兼备,总有一方会选择忘记。我们的情感心情一方面受外界环境里我们所看到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自己心里突变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当某种“意料之外”的情绪从你身上显露出的时候,别人对你的看法会发生改变。例如当你看到一位因醉酒驾车的司机因违章行驶最终导致车毁人亡的悲剧时,而他又在事故前玩手机游戏时,这也许会让你苦笑不得,但你此时能显露出高兴表情,当被它微妙变化之后,一股愤然会从心里涌出来。
人有情绪,心情也有时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天晴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抬头一看,便可体会春光和照的风味,心情都会转好;下雨时,心情总是那么地压抑,觉得自己仿佛被某些事物抛弃了一样,显得多么地无助,心情由此变得十分糟糕。
情绪也影响着我们的寿命,正因为人类有喜怒哀乐等如此众多的情绪,个体寿命始终达不到自然寿命,因为情绪变化引起的生理变化并不是对身体有利的,包括喜悦,因为身子要做出反应来适应它们:反应需要时间,日积月累,这种“延续性”反应最终会让我们疾病多加。人的一生,经历了无数反复情绪变化,这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自己让自己“活该”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