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在布满光的房间里生活吗?它会令你感到不安,感觉魂魄要吸出,是吗?它像是在窥探着你的一举一动。没有办法,对面的邻居都走光了,他们已有两个多月不在这里居住了,他们也许搬至更为优越条件的房屋里,也许还可以陪儿女一起住。因为住在这里的大多数为孤寡老人还有些单亲家庭,还有众多孩子:或孤单,或贫穷。
清晨,静悄。在洒进光的房间里,顿时回忆起昨晚所做的事:写满字迹的笔记本,听喜爱歌手唱的曲子,弹奏一首简单的乐曲。这些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人们很容易不去相信什么,也很不容易来相信自己。
起床第一件事便是上厕所,多以小便为主,抬头一望天空:它在灰白中隐藏着光,强烈地照向大地,略显得惨白无力。
想出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可知世事多艰险?无论你拥有着什么,拥有多少,你还是很渺小,却仍在向他人吹嘘自己是多么的精明能干,以此来吸引众人的羡慕。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与孤独:那些人,要不含恨,要不妥协,要不自卑。只有极少部分人会选择退居人群实现之外,过着在某处隐蔽自己的生活,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像位孩子:与世无争,游戏人间。
其实,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哪有什么不同,每个人都要经历混乱与挫折,就像一位孩子长成大人的模样那般曲折和艰辛。有些突然,既然来了,无从躲避:
常人无法看清一旦他的双脚立足于地面上,土地便会感知他内心的想法与下一步的行动,接着便给其制造幻影与幻象,并让他置于人群之中:被各类商品所迷惑,被人们的表情所疑惑。
在高层建筑中,你会更多地感到饥饿与无聊;低矮的房屋令人倍感亲切与温暖,一个小小的房屋可以是你的整个内心,你的一切活动便在那其中展开,可现在人们似乎都不大喜欢住在那又潮湿又破旧的屋子里了,他们还是更青睐于层数不能太高的楼房甚至电梯房:以图方便快捷。在这个一切都快都急的时代里,想要坚持做好一件事很不容易,想要放弃所坚持住的一件事更为不易。工作与生活若不能平衡,心已被烦恼给占据,累上加累,颇为心痛。
为什么会忙?手忙,眼忙,心忙。
若不想随大流,参与利益的追逐行列,得先学会独处,充满勇气地离群索居。或许会孤苦,或许会寂寞,或许会寒酸,都在你想走的那条唯一的路上: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没有一件事是迫于去完成的。若你想去做好一件事,自然会水到渠成,但也会有完结的那一天,意味着可能你会面对更多更大的失败,一无所成,成为在世俗意义上一位没有用的人,废物一个。
人们的目光总是会盯在物质表面上:别人的相貌,所着服装,商品品相,房屋外观等,从而沦为衣服的模特,监牢的囚犯,低廉的商人。过于看重名利的人,影子会单薄地没有任何乐趣可言,这样的人,会闹出被别人饭后谈资的笑话。
每当我在似有似无地观看一位喜爱歌手的音乐录像带时,挚友总是会问我:“你是在看ta的长相还是在听ta唱出类似的内容啊?”一个看似难以回答又颇为尴尬的问题:若答前者,会被贴上庸俗的标签,若答后者,会显得自己很浮夸虚伪。于是我较为平静地真诚答道:“两者都有啊,ta是站在台面上唱歌的,正对着观众,当然是先注意到面容啊,因为那是人们对其的第一印象。然后一边看几下ta的脸一边看着字幕,若没字幕便看ta唱歌时的嘴型,慢慢体会歌手所表达的情感。”
挚友无语,难以反驳。说到底,我还是认为做位平凡人士,无名之辈是生而为人的一个上计之策:不受太多他人牵连,不被琐事过多消耗,不为目的太多奔波,不与利益过多挂钩。当名人有时真的很累,而当伟人往往会以付出生命,竭尽所能作为代价,得经过漫长的等待与挣扎才能获其所得。运气好的后人或许会为其建立纪念碑,塑像等以示怀念,运气稍差的可能会被众人当作一位疯子来看待,所厌恶。若想保持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名声,得经常与人们会面并逐渐取悦他(她)们的内心:一是稳固名声,二是增加收入,但还是在被商业剥削,从而沦为名利的奴隶。一举一动被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中,稍有不甚,便会引发媒体的误解,公众的嘲讽,闹出绯闻谣言。
淡泊志士何尝不会隐藏自己?或在山中,或在林中,或在院中。那里的气氛适合他们安养生息甚至居终:宁静氛围,古老气息,虫叫鸟鸣。虽然有时也会遭到危险,虽然有时生活会变得十分艰难,痛不欲生,焦虑难耐。但每个人都在备受煎熬,对于社会人尤其是如此。
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很少会把他人放在眼里,因为他都不在意自己是否会继续存在,何必会在意你呢?他或许甚至一定曾经受住长期的贫苦与饥饿,还有许多异样的眼光,刚开始他会忍受不住,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在那时他很会在乎自己,从而心累。可提前比常人经历一些事之后会逐渐变得坦然,关于未来,他只需活在当下。
他的创作不以出名获利为根本目的,而一开始他会陷入迷茫,很无奈,心里有着疑惑:
为什么我的作品得不到众人的认可呢?
为什么我的作品会卖不出去呢?
为什么我的作品不够完美呢……
其中大多是关于自身生存与作品变现的问题,这是每一位已下定决心想全心全意一生从事艺术创作并以此立命的人在刚起步时必会遇到的普遍疑问。
一位优秀的,有韧性的创作者往往是位梦想家,心里填着各种各样的幻想,不会轻易向现实妥协,他往往会认为现实是可鄙的,不值得一提的,不喜欢轻易与他人亲近,也不让别人过分靠近自己。优雅与含蓄兼备:以沉默为代表,以隐忍为后盾。对理想生活怀有一点小小的美好憧憬,不太甘心于现在有些窘迫的处境,从而为生活奔波受太多累,难以平静内心,不想平平庸庸又普普通通的度过这一生,更不想与他人一样:走相同的路,看相同的风景,做相同的梦。
虽然命运会随着岁月流逝,生离死别会把你变得愈发的沉重并让你的内心过多地放在现实上。在此,我想告诉读到这里的看官们:关于未来,请你务必坦然,都会好的,总会好的,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一命呜呼,让自己有一次重生的机会。
经常创作并善于此的人有时难以把想象与现实区分开,前文已提到当初走这一步会遇到的困难与挣扎,这类人想象力极为丰富,观察力极为敏锐,忍耐力极为强烈。当现实变得不那么重要时,他往往会在创作中,在思考中废寝忘食并以此为乐,典型的代表是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旁人会以为这是走火入魔,不符实际。对于外行人来说,一切怪异现象都是无法理解,不可看清的。在孤独中,他会看到他人看不到,难以察觉的现象或超自然之物,这是他个人的巨大狂喜,心在猛烈地跳动: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居然就在自己眼中,这会激发他更好地创作:坚定意志,一如既往。最不可宽恕的是但他一心一意地闭关潜心创作之时,忽然敲门声响起,一时惊住:或茫然,或微怒,或厌倦。
创作者经常所居住的环境并不都是安静的,他们中有的会打开电视或其它可供播放视频的电子产品,让屏幕里的人物从中跳出幕外制造喧嚣,一般而言,人的心境会受其影响而他则以此为激励:在无聊中寻找乐趣并自得其乐,以填补自己与世界的格格不入。当他无事可做之时,有时会想睡觉,有时会发呆,有时也会在卧室里东张西望,走来走去,晃荡度日,孤独地没有解药,因为他已发现自己是位荒诞人,在这荒诞世界里荒诞活着。为何他会选择一个人幽居?因为他经历过各种事件的摩擦与滑过,遇到过太多无聊的人:终其所有,皆为个人。意识到自己终将会消失,又不想顺从社会,对现实感到不可挑剔,于是退出人群,粘在一个人制造的小网子上:粘贴,缝补,捕获,吞噬,消化,排泄。在半睡半醒中让自己的命运与风共舞。
生命消逝在一片光辉中 隐没
茫茫大海,每个人都像位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诞生于天地之中,之后,逐渐地消失在汪洋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