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陪大哥大嫂买房。本来高高兴兴,结果有点不欢而散。不是因为房子不好,是我们观念有冲突。
大哥大嫂买房目的,为了侄儿结婚。而我们却建议买个舒适的改善型住房给自己,把旧房子给侄儿过渡。
大嫂一脸不高兴,说买房压力大,就是为了孩子。潜台词就是,为了孩子我愿意辛苦,为了自己……
其实,这样的考虑和选择,在中国绝大多数家长中,都是这样。我也常犯这样的错误。
我们生活过好了,也认识到了现在孩子生活太优越了,吃不得苦。到真正要磨练孩子的时候,我们又开始打退堂鼓了。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屋檐水,滴滴向下。”也就是我们可以上对不起父母,也不能下亏待了孩子。至于中间层的自己,当然是最后考虑的对象。
这样没什么不对,但我敢说不是最优方案。爱孩子,就不要一切为了孩子着想,因为你想的,不一定是他想要的,或者说不一定是对他最优的选择。
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作者)告诉我们,真正的给予的爱不是渴求自己被别人需要,被别人承认,而是要让别人不需要自己。
我们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是因为孩子需要我们,我们似乎才有存在的意义。孩子读大学了,我们就没事干了。孩子在国外闯荡去了,我们就“空巢”了。我们的生活,都联系着孩子,我们却忘了,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
“真正的给予之爱,就是要让我们成为多余。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不再需要我们了,我们付出的爱才算真正成功了。”何帆老师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我们真的为自己考虑太少,为孩子考虑过多。我们没有思考,自己过好,孩子才能真的好。
我是独生子女,我女儿也是独生子女。现在中国跑步进入老年社会,20年后,我女儿三十几岁,正在为事业打拼,生儿育女。而她和丈夫要背负12个老人的陪护(我和老公,60左右,我们双方的父母80左右,6个老人,加上男方同样的情况,12个老人)。这样的压力,你能说她不常回家看看,是不孝?
我们也终将老去扪心自问,爱的给予也好,移情思考也罢。善待自己,才是真正爱孩子。你自己过得幸福了,才能带给别人快乐。你自己找的自己生命的意义了,才能传承给孩子,才能不在孤单寂寞中老去。
面对夕阳,不是惆怅,是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