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问题孩子家事儿
教子无方,得出的成果--细数10条教育失败的启示

教子无方,得出的成果--细数10条教育失败的启示

作者: 博雅亲子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17-05-16 17:45 被阅读910次

13年前,第一次当父母,怎么当?怎么才叫好?一无所知。相信中国大多数父母和我们一样,都是无证上岗,又有很多妈妈和我一样,热衷教育,四处“求方”。

不断尝试各种教育方法

寻寻觅觅中,找到一种方法,就赶紧在自己孩子身上试。听不得别人说什么教育方法好,生怕落后,穷追猛赶。真的像--无头苍蝇,只要有一丝“破鸡蛋”的缝缝,就往里面钻。其中,各种滋味,回忆起来,真的是一言难尽。有成效,也有失败,在失败中,我们也结出了一些花、或果。梳理如下,供初为父母之人参考。

错误一:参加早教

迷茫:该不该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的早教机构,可谓花样百出,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最致命的一招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初为人母,输得起吗?肯定输不起,于是很多孩子,才半岁左右,就开始疲惫于培训机构中转悠了。

我当然也不列外,参加的是忒贵的--天才宝贝。3--5岁,2年课程,2.5万。不便宜呀,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

结果,孩子幼儿园回来,晚上还要去上课(有的选择周末上课)。失去了和同龄小朋友,在院子里奔跑,游戏的机会,也失去了与人相处的社会实践学习。其实,天才宝贝学的那些天文、自然、物理等等知识,孩子都可以在与父母或同龄小朋友的游戏中习得。至于英语学习,更是扯蛋,3-5岁的孩子,语言学习就是一个语境的培养,在机构零星的几个小时,能学到什么?回家后,没有父母营造语言环境,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大不了,就是孩子靠死记硬背,能够提前掌握几句简单的对话而已。根本不值得,赔上孩子的大好的童年时光。

早教,真的不需要。

需要什么?需要父母,良好的陪伴。陪她玩,陪她游戏,陪她走进大自然,陪她奔跑、跳跃,陪伴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第一步。

发展心理学: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游戏

启示:我们的朋友在我们的劝说下,基本放弃早教,更多是的陪伴孩子玩耍!

推荐阅读:孙瑞雪《爱和自由》


错误二:阅读不分界限

亲子共读:阅读培养第一步

都知道阅读好,我就不在深挖其妙。但是,是不是读什么都好?实践告诉我,阅读应该分级,应该有界限!

女儿在培养下,很爱读书。3岁就开始识字,5岁就能开始独立的阅读。可以算是我们教育的一大骄傲,但是,我们却忽略了阅读的分级和界限。

6岁之前,她基本在绘本馆长大,阅读绘本她非常轻松。但我们强调,要仔细,要看文字多的书。认为这样可以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不想,我们剥夺了孩子对图画的感知和想象力,孩子是识字多了,但开始显得深沉,比同龄孩子老沉了许多。无知的我们,还觉得自己孩子成熟得早,是好事,殊不知孩子过早失去了该有的童真。或许,会影响她今后的创造能力发展。

进入小学,我们对孩子阅读,开始”敞放“,她愿意读什么,喜欢读什么就读。于是,她过早接触《红楼梦》、《简爱》、《三体》、《荆棘鸟》等等,成人才能理解和吸收的小说。她10岁左右,开始把她在书中看到的,不是很完整和成熟的价值观,用到了生活中,于是她更显得过于成熟、有思想。而这样的独立意识,并不能带给她快乐,反而让她与同年龄人,格格不入,导致被孤立、被排挤,而开始闷闷不乐。她开始怀疑自己,自信心大不如前,而且12岁的她,告诉我,她开始喜欢”独处”。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的不好,但是我女儿失去了很多本该属于她童年的快乐。我反思,如果我们定好界限,循序渐进,阅读书籍与她的思想发展想匹配,是不是可以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啦?成长,固然有烦恼,但可以避免时,父母应该为孩子做更好的选择。

读什么?

启示:读与年龄相符的读物。不要求多、求早,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儿。阅读什么和选择什么样的朋友,都非常重要,在孩子还没有完全的鉴别能力时,父母必须帮他们做正确的选择。

推荐:儿童阶梯推荐书目(也可以父母自行根据孩子喜爱选择)


错误三:强加的兴趣爱好培训

中国是全世界,学钢琴的大国。中国城市儿童接近50%,都在接受钢琴教育。能出多少钢琴家且不说,孩子在钢琴边的哭、叫、闹,是近9成学钢琴家长都经历的。学钢琴的孩子,几乎没有童年,好容易过了业余10级,进入初中、高中,根本就没有时间来继续钢琴之路。所以,钢琴培养很大程度上就是跟风。

我也是跟风者之一,女儿从4岁开始钢琴启蒙,老师特别看好她,她是难得的固定调耳朵,听力特别好,钢琴老师希望她走专业道路,我们父母也狂喜了好一阵,努力配合,强压练习。可以,孩子就是进步缓慢,或者说,强压下,她就是疲于应付父母、老师而已。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她在偷偷看漫画,临摹漫画。我们大发雷霆,我们极力反对,我们想尽办法制止她,可以压得越凶,她反抗越强烈,她就喜欢画。堵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只有放弃钢琴教育,随她的意,进了画室。

我一脸苦逼的给我的音乐启蒙老师诉苦,说早晓得这样,一早就送她学画画哟,免得折腾。我老师一席话,让我开了窍。音乐、美术,包括文学,都是艺术,艺术都是抽象思维创作,都是相通的,学习音乐也许恰恰开启了她对美术的抽象理解。孩子的艺术培养,才是学美术、音乐的本质,而不是追求什么音乐家、画家,那毕竟是少数,但欣赏艺术,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的情感、修养,需要艺术来熏陶,而这样的培养,需要父母正确的艺术引导。

该不该学钢琴?

启示:该。艺术培养是必须的,但不应以“成名成家”为目的,欣赏艺术,是培养孩子艺术修养的第一步。

推荐:周海宏《音乐何需要懂》(视频)


错误四:不培养做家务

一白遮百丑。学习好,就掩盖了一切,感觉什么都好。这就是我们身边那么多小皇帝、小公主的原因。包括我们自己,对孩子做家务,总是觉得可有可无。认为,她大了,自然就会。觉得,孩子读书累,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好,就可以了。

没有家务劳动的参与,就没有家庭成员一份子的感受,更没有尊重劳动,尊重家人付出的切身感受。我们身边很多“妈宝男”,“大小姐”,自己成家了,还在父母家,吃喝。回自己小家,就是睡个觉,美其名曰,不会做,离不开爸爸妈妈家常菜的味道。

不仅要问,我们教育孩子做什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喜欢近藤大介的一句话:“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不断磨练自己、最终实现个人自立的过程。”如果,将来我女儿,连饭都懒得做,能叫“自立”吗?

所以不要犹豫,让我们的孩子动起来,懂得为家人付出,才会珍惜别人对她的爱和帮助。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品格培养的第一步

启示:做什么样的家务?原则力所能及。

推荐:《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网络)


错误五:没有坚持一项体育运动

我和老公都属于运动低能,基本不动。女儿也显得懒散。特别在5年纪以后,课业开始有难度,就缺乏意志力,怕吃苦。不爱运动,还影响整个身体的发育。当我们带她去健身房,教练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父母是不是也不爱运动?我和老公面面相觑,一片哑然。的确,我们的一言一行,非常影响孩子的行为。

体育运动的坚持,是一个意志力培养最佳的途径之一。而这对于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以前有这样的误区,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的,体育成绩才好。那种书呆子时代,已经过时了。我朋友儿子,留学美国,成绩优异,体格健壮,喜欢打篮球。他告诉我,在美国,一个大学生最喜欢去的两个地方就是,图书馆和健身房。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呀!

启示:为了自己和孩子,我们夫妻开始快走和慢跑,锻炼了身体,也联络了感情。

推荐:肖阳《21天爱上跑步》


错误六:爸爸的教育缺位

女人就该相夫教子。这是千年古训,再加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感觉教育就是当妈的事儿。爸爸,参不参与,无所谓。

直到有一天,听了孙云晓老师的课,才知道,教育在3岁前,以妈妈为主。学前,也就是6岁前,爸爸就应该适当参与。进入小学,妈妈要逐步退出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主要责任应该由爸爸来执行。这样才符合家庭教育的规律,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位置十分重要

中国家庭,长期是一个爸爸缺位的状态,所以孩子才会情绪化,才会在进入青春期显得十分逆反。这都与父亲在教育中的缺位有关。

包括我自己,在没有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学之前,作为母亲,把孩子捏得死死的,生怕她飞了,怕她这样、着急她那样,教育焦虑传递给孩子,她也显得浮躁。

爸爸理性的思维加入后,我和女儿突然平和多了,因为我们之间多了一个缓冲地带,加上爸爸理性思考的引导,我们开始不那么情绪化了,孩子也不再那么烦躁。真的如,孙云晓老师说,非洲的小象在有了象爸爸后,要安静沉稳得多。

夫妻关系的和谐,也是亲子关系的基础。网上有很多文章,可以阅读。

启示:我也切身体会,当把老公放在了家庭的首位,家庭秩序有了,自己也轻松了,孩子也没那么焦躁了。

推荐:孙云晓《男人最有价值的投资--好好做父亲》

(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 教子无方,得出的成果--细数10条教育失败的启示

    13年前,第一次当父母,怎么当?怎么才叫好?一无所知。相信中国大多数父母和我们一样,都是无证上岗,又有很多妈妈和我...

  • 教子无方,得出的成果--细数10条教育失败的启示(2)

    错误七:不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一味强调"听话" 女儿10岁前都十分乖巧,让她做什么,就什么。进入4年级,她好像...

  • 教子无方

    最近几天总是莫名的烦躁,尤其对儿子似乎一点耐心都没有,他的一点点错误都会令我瞬间暴怒,每次都搞的母子俩怒怼很...

  • 唉,教子无方

    六点半准时喊满哥起床。可是他赖着说不是让你六点喊我起床的吗?骗子!说好今早去吃燃面的嘛!我懒得理会。 我心...

  • 御夫过度,教子无方

    女人,因为和孩子相处时间更长,接触更多,所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的性格修养以及前途。 有些女人,往往利用女人的优...

  • 教子有方无方

    那么《三字经》里的“养不教”是从哪来的呢?这个“教”是指培养子女好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教子女学好的意思。 父...

  • 教子无方,又何来理直气壮?

    就在最近,又发生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在辽宁铁岭市乐高商场的淘气堡内,两名家长因孩子玩耍时产生摩擦,男家长叫来另外...

  • 不要让儿女成为你弥补自身遗憾的牺牲品——《知否》解读9

    序 上一篇我们分析了顾家的爹顾偃开如何教子无方。其实,顾老爹并非不爱顾二,只是爱之深,责之切,自身性格和教育方法有...

  • 梁启超教子的启示

    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梁启超教子的文章。 梁启超一生养育了九个儿女,其中有三个成了院士,其他六个人也都个个是人才。 他...

  • 说说“教子有方”

    子女有出息,往往被赞“教子有方”,反之就是“教子无方”了。其实,不能说有出息的人都是因为父母教得好,因为有...

网友评论

  • 红袖添香0614:没办法赞同您的第一个观点,放弃早教。您可能没有正真领会什么是早教,或者说给您介绍早教的人给你传输的信息有误差,导致您get的理念可能与原本有出入。
    博雅亲子阅读:@红袖添香1223 儿童早期教育的理念就是充分建立母婴关系,如果想通过游戏,也是可以的,但其实家庭生活就足够了:sunglasses::smile:
  • 遇见靖雯:总结的真好,你女儿很厉害,读了那么多书,都是你们培养的结果。多陪孩子读书,多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感受大自然,控制自我情绪化,是我该努力做的。
    博雅亲子阅读:@遇见靖雯 共同进步,陪伴也是一种学习,感恩我们遇见他们:blush:
    遇见靖雯: @遇见靖雯 ,谢谢,向你学习
    博雅亲子阅读:@遇见靖雯 你能看到这一切,更优秀,一定会有个快乐成长的宝宝:+1:
  • edbaa9bb8422:第一条不支持,早恋基本是在6个月到3岁执行,像你如此,折腾,难怪会认为早恋没用😅
    edbaa9bb8422: @i走马 早教
  • 清凉:受教了👍
  • bqb:早教我觉得不是要学什么,是人为地制造一个社交环境,上了早教和没上的孩子上幼儿园时的社交和沟通能力是不一样的。特别是现在都是老人带娃,很难有机会与同龄人真正沟通……
    博雅亲子阅读:@bqb 个人感受,同意你的做法:+1:
  • 卿本葭人:文章结构非常清晰,有事件反思,有启示,还有对读者的推荐,内容也很有启发:+1:
  • 林山水:一位理智的教育者:+1:
  • 42f0bdea9879:不断成长的好妈妈
    博雅亲子阅读:@荒漠甘泉_5727 谢谢
  • 蓉妹_78cd:很好,转给他爸学习,谢谢可妈的分享。
    博雅亲子阅读:@蓉妹_78cd 谢谢支持:heart_eyes::kissing_heart:

本文标题:教子无方,得出的成果--细数10条教育失败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jl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