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鼠先生提出想要孩子开始,虽然一度抗拒,鼹鼠小姐还是陆陆续续地看完了多本育儿书籍。她觉得养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就够了,要么不做,做就做好,她不喜欢“打无准备之仗”。
当母职惩罚、父职红利、丧偶式育儿、产后抑郁肛脱漏尿等,这些信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母职”似乎成为了一个敏感词汇,也曾让鼹鼠小姐一度认为“成为母亲”就意味着堆积如山的责任和彻底失去自我。如今跳出“伪女权主义”的怪圈,回看这一切,“母亲”对于孩子的(积极)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侧重养育的关键部分才能事半功倍。收入的多少、教学水平的高低(内卷只会带来无休止的焦虑)并非养育的关键,高质量的爱与陪伴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
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鼹鼠小姐也开始反思,在这个速食时代,大家都在忙着恋爱、结婚,然后顺其自然地生儿育女,却很少会静下心来认真想过:婚姻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责任),如果夫妻关系的本质是伙伴关系,那我们又该如何(合作)育儿。《前任攻略》里说,老赵他们那代人觉得东西坏了是可以修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东西坏了就应该换。其实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修,最后只能两败俱伤、黯然退场。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此刻,鼹鼠小姐多么希望能找到小时候的河鼠先生,拉起他的小手,一起走在那条种满香樟和皂荚树的小路上,听他绘声绘色地讲在幼儿园(小学)发生的琐碎小事,一起(积极)应对那个叫“挫败感”的小怪兽,给予他爱与陪伴,带给他自信与勇气,陪他走过那段会奠定一生性格底色的童年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