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关小黑屋后,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书籍。
几个月前,秋翁翁友友推荐我读读萧红的作品,于是我入手了萧红全集,共有厚厚三本,它们整天就躺在那里,我并没有沉下心来去翻翻。
现在我终于翻开书本来认真阅读,静静地写出我的心声。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平民作家。
她的文字立刻就吸引了我,诗性的,自然而富有弹性。句子简练流畅。她让写作回归本原,让心灵和生活面对呼吸,对话,呤唱。
萧红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父亲专制而保守,由于她叛逆和反抗,萧红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这些构成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
继鲁迅之后,萧红是现代中国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说她伟大,是因为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始终体现了对穷人和妇女群体的灵魂的皈依。
她的善和爱、悲悯与同情是广大的,这与她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专制性,以及社会不公的批判联系在一起,显示着一种人性的深度。当她以书写的方式表达着所有这些的时候,无视任何范式,而创造出了极具个人特质的自由的风格。
一百余万字的文学遗产中,至少有两部诗性悲剧《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一部讽刺喜剧《马伯乐》,堪称经典之作。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是巾帼英雄,而萧红经过岁月时间的煎熬,也是弱势中的伟大花木兰。
她那富有灵性的文字,体现了一种力量的美。
《哑老人》是叙述一位旧社会哑老人与他的孙女小岚的故事。
小岚一边在工厂做工,一边照顾病中的老人,后来被工厂女工头毒打而死,而哑老人也在抽烟时,失火烧死。
作品反映旧社会穷人的境遇是绝望的。
原文中这样描写哑老人:
他睡在地板的草帘上,也许麻袋就是他的被褥吧,堆在他的左边,他是前月才患着半身肢体不能运动的病,他更可怜了。满窗碎纸都在鸣,老人好像睡在坟墓里似的,任凭野甸上是春光也好秋光也好,但他并不在意,抽着他的烟管。秋凉毁灭着一切,老人的烟管转走出来的烟纹也被秋凉毁灭着。
一看就是一位可怜的老人,暮气沉沉。他就这样等着他的孙女小岚,从工厂打工换回来食物。
再看原文哑老人的孙女小岚是这样的。
小岚看着白白的小小的包子,用她凄怆的眼睛,快乐地笑了,又惘然地哭了,她为这个包子伟大的爱,唤起了她内心脆弱得差不多彻底的悲哀。
原来小岚在工厂做夜工,而女工头说她夜工做得不好,每天还要回家两次,工厂要裁掉小岚。
第二天,小岚遭到女工头毒打而死,哑老人也彻底绝望。最后,失火被烧死了。
旧社会低层人民,无处化悲痛!
整篇文章,悲凉,震撼人心!
还好,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新时代也打工,新时代打工簇是天堂般的日子,旧社会打工的小岚在地狱里求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