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花儿又见秋日浓
田学文
今年的中秋假期,响应政府“非必要,不离津”的号召,本想趁这个机会在大美蓟州到处转转,好好赏一赏家乡的山山水水,弥补一下平日无暇的遗憾。可放假已经两天了,却一直是阴雨绵绵,这雨下得是不急不缓,一时半会儿断无停下之意。人间能有几多愁,秋雨绵绵无绝休?心想这三天假期只能宅在家里“修身养性”了,突然就有了韩愈“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的悲凉凄惶之感!
可没成想,中秋节当天,一大早起来,拉开窗帘,铺满天空的干净清爽的蓝色迎面扑来,打开窗,顿觉风清气明,本来迷迷糊糊的我,整个人立刻就变得神清气爽!
一天的好心情自不会少了。上午趁着响晴的好天气,赶紧完成前两天下雨时应该完成的事儿:串了两家亲戚,看了外甥家快要满月的小宝贝儿,又和家人一起做了一顿还算丰盛健康的节日餐。
午后的阳光更好,爽澈的蓝天,丝滑的白云,温柔的清风,明净的丽日,我眼里的人间美好也不过就是这些。既然胜日如期,不出去看看风景,简直就是辜负这大好时光!
小憩之后,招呼了家人就驱车向北出发了。蓟州多山,是名副其实的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每逢节假日,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客人都会使得山区农家院家家爆满。而今天是假期的尾巴了,游客大都从山里农家院往回赶,下行的车连成线,几乎堵满了整条路。我们一行三人很庆幸选择了这个时间点出来,上行的车不是很多,路很通畅。我们的车慢悠悠地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上,驾车之余,还能偷看一眼两旁的美景。没有目的地,也没有各种任务要完成,是去磨盘峪山坡儿小松树林儿做一次“采蘑菇的小姑娘”,还是去罗庄子乡村集市看看新摘下来的各种水果,亦或是跑到哪个山里人家随便唠唠嗑儿,全凭兴致。除了家,我们的随性游没有终点。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一路前行,至二十里铺,见村口有几位老人,正坐在午后暖阳下的石板上,我们就下了车,也是很惬意地跟他们聊起了家常。几位老人说,今年核桃栗子苹果红香酥梨酸梨都很厚(“厚”就是结的果实多),尤其是梨和栗子,“旱枣涝梨”,“旱枣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今年雨水特别多,梨和栗子大丰收。但是,雨水太多,影响了蘑菇的生长。老人们说,“你们不要有捡蘑菇的想法了,今年不起蘑菇”,“不起”就是蘑菇长得不多不好。雨水太多,湿度太大,长出来的蘑菇都烂了。往年,蘑菇多得是,一到采蘑菇的时节,山坡儿上到处都是采蘑菇的人。不过,老人们又说,“你们可以随便顺着一条路,上去看看有没有野酸枣儿、野山楂啥的,别白出来呀”。
说的是呀,不能白出来!我们就顺势把车停在一处宽阔地,顺着旁边的一条小路儿就往山上走。
没走几步,前面的人就惊喜地喊道:“快来看呢,这一大片都是花儿!”顺着他的方向看去,小路儿靠着山的一侧,长满了野菊花儿!这些花儿大约有两尺高,开满了各色小花儿:白色,粉色、浅紫色,每一朵花儿都精神饱满地绽放着,如同天使一般,在丰收的的节日里来点缀这个小山村,丰富着这个季节,为世界奉献着自己微薄的美。野菊花的香味淡淡的,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在一大丛野菊花的枝头,几只小蜜蜂在盘旋飞舞,它们是在采集野菊花的花粉,它们是在酿蜜呀,也是在酿造美好的生活!微风拂过,小花儿在风的吹动下配合着小蜜蜂表演着一场优美的舞蹈,令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再往上走,更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满树的梨,满树的苹果,还有很多不着急摘的核桃。放眼望去,野菊花儿遍地都是,插着空儿长着:果树林间,农舍旁,石罅中,更多的是在山间的小路上。陶渊明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菊”是不是也有这些野菊花儿呢?
一路走上去,来到一户人家,开放的院子里,堆满了一筐筐刚摘下来的红香酥梨,地上晾满了新下树的核桃,还躺着一大片谷穗。谷穗粒粒饱满,不难想象出收割前压弯腰的谷子的样子,从谷穗旁走过,似乎已经能闻到小米粥的糯香了。
吃了主人热情相送的香酥梨,吸吮着空气中氤氲的野菊花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清香,顺着坡路往下走,一路上不时地和村里人打着招呼,聊着今年的收成,彼此都热情得俨然熟识已久的老友,这份久未谋面的惬意让我们早忘了去寻找野酸枣野山楂了。
从山里回来,到了城区,已是华灯初上,月上柳梢了,只等着晚上品尝闺女亲手做的月饼,一家人静赏明月了。
跟家人一起享受今天这难得的好天气,又有这么多自己想做应该做也愿意做而今天又终于得闲能做了的事情,天高云淡,岁月静好,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舒服的呢?日子就应该是平平淡淡的,尽管享受生活的定义在每个人心里都不同!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
(2021、9、22 181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