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妙不可言

作者: 凌烟lingyan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16:08 被阅读63次
秦腔脸谱

或许是从小受到外公的熏陶,现在我的生活情调完全不符合九零后,每天喝几杯浓茶,虽说不太懂茶;闲暇时间听几段秦腔,虽说大部分听不太懂。

作为一个西北汉子,尤其是土生土长的关中秦人,对秦腔自然而然的有种亲近感。

秦腔也称“乱弹”,源于西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

我也是正好前两天路过一家商场,门前正好有秦腔演出,一段《白逼宫》,一段《劈山救母》。两段戏让我在此驻足好久。

庙会演出

犹记得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秦腔是在我小学二年级六一儿童节,不知什么原因,当时在全校师生注目下我独自上台表演了一段《拾黄金》。当时那个阶段别的同学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合唱,而我已能独自登台表演,不得不说给我很大的满足感,至此,每当学校有什么节目表演,节目单上总是有我一席之地。

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自己村子或者周围村子有庙会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这群孩子撒欢的日子了。当时什么都不懂,只觉得好奇,毕竟是井底的青蛙,没见过天有多大,总觉得这些秦腔演员好不厉害,对他们情不自禁的有一种敬畏感。

看着他们一个个出现在舞台上,不一样的角色,不一样的装扮。生、旦、净、丑。演员台上卖力表演,时而粗狂,时而婉转,时而欢快,时而悲伤。不时还能遇到吐火、刷棍、转椅的绝活表演,再加上下面老一辈人给我们这些娃娃普及戏曲知识,我们越发看的入迷。

逛庙会

每当演员化妆时,我们这群小孩总想去后台里面看看,瞧瞧他们到底是如何在里面变成台上惟妙惟肖的人物,因为我们实在好奇,当时不懂,总觉得后台那里面有什么魔法一样,想进去凑合热闹,结果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什么也看不到,等到开戏以后就忘记这件事,来到前台观看演出,结束后又想去后台瞧瞧,来来往往,乐此不疲。

雏鹰总有一天会独自飞翔,当我们离开家乡就注定与秦腔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耳朵里再也听不见那带着西北浓厚韵味的嗓子。秦人和秦腔一样,有着重重的乡愁。

正如贾平凹《秦腔》一书中写到“别的剧种可以各省走动,唯独秦腔不同,死不离窝”。现在,自闭家门的秦腔已经日渐式微。

偶尔回家遇见庙会,也早已没有当年的乐趣,远远的看看一眼,也没兴趣上前。看着台底下穿梭的小孩,有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真好。但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秦腔从秦汉发起,一直传承到今天,几千来从没有中断,但如今只有老一辈人聆听,或许还有些许年轻人也在关注。但,日渐甚微,只是越来越少,或许有天,它会泯灭在历史中。

当我们穿过大街小巷,听到有秦腔之声时,何不停下脚步,仔细听上一段,或许有不一样的效果。
盼望着一天,夕阳西下,品一杯清茶,听几段秦腔,生活无限美好。

相关文章

  • 秦腔,妙不可言

    或许是从小受到外公的熏陶,现在我的生活情调完全不符合九零后,每天喝几杯浓茶,虽说不太懂茶;闲暇时间听几段秦腔,虽说...

  • 秦腔 秦腔

    多年没有唱过秦腔了,看到朋友在唱,试着唱了一段,挣了个半死,难怪听人说南方人有人吓唬不听话的小孩: 再哭,再哭就给...

  • 秦腔——访谈任进稳老师有感

    文/我妈妈 秦是秦腔的根 腔是秦腔的本 八百里秦川 每一户朴素人家 哪一个不曾吼过秦腔 秦腔如泣如诉 忽而高亢 忽...

  • 秦腔

    秦腔

  • 秦腔,岂止是秦腔?

    很不幸,周末晚上的回家又遇小区有老者仙逝。夏日的午后,风是很吝啬的,更别说别人家的冷气,怎会随意弥漫酷热的傍晚?你...

  • 电影《大秦之腔不可绝》选拔“秦腔小戏骨”童星了

    秦腔院线大电影 大秦之腔不可绝 发起【秦腔小戏骨】 童星选拔活动 正式启动! 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秦腔小童星 无需背景...

  • 秦腔

    河西畔的古战场 黄沙翻滚着咆哮向西北方 你曳马回头张望 残戟落沙摇晃 先生粗布为裳 一纸走笔写荒凉 残旧剧场正中央...

  • 秦腔

    秦腔 YBY 汉城湖的诗韵 听完一曲泪连连,长安本是吾家园。 多少前朝故乡事,三岛英伦绝此缘。 上交大时,受周围小...

  • 《秦腔》

    一度非常喜欢西北文学,有贾平凹的《秦腔》,《废都》,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及离我年代久远的柳青的《创业史》。喜...

  • 秦腔

    秦腔是一种传统植物 也是土生土长 心烦了无二法门 据说它是一剂良药 我信 我信它在小河里流淌 我信它在牛背上驮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腔,妙不可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t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