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名,写给无神论者,或许是一本劝无神论者信仰宗教,鼓吹宗教的书,又或者就是坚定的无神论坚持宣扬的书,但其实都不是,这本书开篇探讨的模式就很合我的心意,那就是权衡,中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者从小长大的家庭就是坚定的无神论家庭,父亲坚决不允许亲朋有宗教信仰,所以作者从小也是这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以一种思辨的角度看待宗教信仰这个问题,为什么非得是非此即彼?为什么人们只能在狂热的宗教份子与坚定的无神论者之间做取舍?
其实这种想法适用于绝大多数事情,任何事都不能绝对的分为两面中的一面,没有事情是一定坏的,也没有事是一定好的。所以,遇到坏事时,多去想想其中的好处,就不会气急败坏;遇到好事时,多去想想有没有隐患,就不会得意忘形。做人处事,莫不如是。
作者希望以这种角度来探讨宗教信仰,还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宗教的伟大。即使作为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不相信任何神魔法术的存在,也不可否认,宗教的伟大。它的伟大,在于能够解决当时社会中的大多数问题,在于为大多数信仰它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模式。到了如今,其神话色彩已经没有多少人再相信,但其所要解决的以往的问题,现如今依然存在,或者,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这,就是研究它,取其精华的意义所在。
上帝或许已死,然而,曾经促使我们树立起上帝的那些迫切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仍在要求我们拿出求解方案。
宗教是很厉害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能够募集如此多的资金,建造庙宇教堂,能够让上位者心甘情愿为下位者服务,能够轻易召集群众,不管是让他们礼拜或是战斗,能够让人们敞开心灵,诚心祷告,能够做到法律力所难及的事,让人们团结友善,慷慨互助,让人们怀有敬畏之心。这难道不是最成功的团体、最深入人心的教条吗,这是多少政体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啊。所以,研究它,必然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宗教之所以值得我们重视,是因为其理念上的远大追求,也因为它以一种很少有世俗体制曾经做到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各路宗教力图将伦理道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介入到了教育、时尚、政治、旅游、酒店、入会仪式、出版、艺术、建筑等诸多实务领域,其涉猎范围之广泛和驳杂,足令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世俗运动及相关个人所取得的成就,都相形见绌、难免汗颜。凡对观念的传播和影响感兴趣者,都不难在宗教身上找到魅力无穷的例子,它们堪称这一星球上最为成功的教育和思想运动。
之前一直觉得,人没有了信仰,其实是有其坏处的,没有了信仰,也就没有了内心的约束,基督教告诉人们你有原罪,需要赎罪,佛教教导人们此生需要行善,来生才可享福,这都是一种约束,从心灵上约束你做好事。没有了这些心灵的约束,剩下的就只剩世俗的法律约束,以及教育的力量,但这是存在漏洞的,法律有漏洞,定罪需要证据,更别提使用法律外的力量逃脱法律的制裁了,而教育的好坏,则更是一种不可估的东西。但是我们终究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与人为善,并确保其他人也与我为善,我们需要大家都遵守规则,否则将无所适从。不过这是另话,我也并不认为我们要实现这种约束就只能诉诸宗教信仰,我们只是应该正视它。
无神论者也不必惧之如虎,不必担心研究它就等于信仰它,不用认为使用它的方法就是在崇尚宗教。
我们实际上放任宗教把本该属于全人类的体验范围都划作它的专属领地。我们理应毫无愧色地收回这些领地,让其也为世俗生活服务。
身边的陌生人
需要向宗教学习的第一点,是如何与陌生人相处。
在很多西方小说、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一群信徒在教堂做礼拜,这一点对于我们可能比较少见,我们的寺庙、道观,更多是人们进去自行参拜、捐款等,很少有大量普通人的集体活动,所以提供与陌生人相处机会这一点上,基督教也许做的更好一些。
你每周去做礼拜,就会和信徒们齐聚一堂,从而产生交集。现代社会,人们总是会感到孤单,信息技术发达,虽然身处异国也可以犹如对面相坐,但实际上人们与周围的人关系是很冷漠的,邻里之间见面不相识,遇到跌倒的人也不敢伸出援手,社会的冷漠发展,也让人们越来越怀念以往的和谐邻里了。
不过实际上我们也依然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帮助身边乃至全世界的人——税收带来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单纯从钱财的角度看,我们比起先辈们可要慷慨很多了,毕竟已把自己收入的一半用于公共福利目的。但是,我们这样做时却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大家是通过税收体系这个匿名机构转移财富的。
我们的收入一部分用来交税,税收的一部分又用来提供公共福利,所以才会有现在的种种保障,但这种帮助很难给我们带来直接的作为捐赠者的满足感,除非你直接去捐钱到慈善机构,然后看着它去做慈善。
那怎么办呢?我们身边接触到最多的人可能是同处一个办公区的同事、同处一间教室的同学,也许大家也有互助,但其实暗藏在表面下的还有互相的竞争。
我们生活在茫茫无边的城市里却不过被囚禁在按照教育、阶级和职业划定的封闭圈子内,并且惯于把其他人等视为站在对立面的敌手,而不是一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乃至自己渴望与其友好相处的伙伴。
这种感受想必工作者更能感同身受,一方面希望和同事友好相处,一方面又无法真正推心置腹,找到一个真心诚意的就在身边的朋友简直比登天还难,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容易。而宗教则给了人们另一个场所,另一种交友的机会。
对教堂而言,凭借其诸多高大的木门和刻在门廊周围的三百尊石天使,给了我们平时少有的机会来斜靠一边,与陌生人打个招呼而又不至于被认为心怀恶意或者神经错乱。
其实现在很多场景的火热也根源于此,2000年初的网络聊天室,人们光是在虚无空间站着闲聊也觉得津津有味,如今的社交游戏,人们和千里之外的好友一同游戏一把比自己一个人玩有意思得多,都是因为此吧。
还记得一个建筑设计的故事,设计师来到一个贫苦的地区,发现人们家中不通自来水,女人们都必须到村中很少的井边排队打水,设计师决定解决人们这一痛点需求,拆除水井,打造自来水系统使其能通到家家户户,解放人们的时间与劳动,但万万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正是天天来打水的女人们,因为这是她们唯一出门和朋友们交谈闲聊的时刻,边排队打水边聊天,俨然成了一种身心放松的活动。这口水井,是不是也很像她们的圣地呢?
早期的宗教活动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大家一起进食,边进食边交流、感恩。宗教很懂得人们只有在吃饱了肚子的情况下才愿意接受一些信条吧,也因为吃饭的时候能够很自然的交流,而不会轻易变得尴尬,想想相亲活动,是不是也大都在饭店以一起吃一餐饭的时间来互相交流、观察呢。
说对不起
赎罪日的巨大优势在于,它让说声对不起的想法看起来好像来自于其他地方,其动力既非来自加害者这里,也非来自受害者那边。
宗教往往有赎罪的活动,赎罪日即是大家统一在这一天回顾自己过去一年做的不好的事情,给其他人道歉,说对不起。
其实这种做法很巧妙。一般来说,触犯了他人、做了错事的人,往往不太好意思主动去道歉,甚至因为惧怕犯了错这一件事,而疏远对方,即使双方随着时间过去当做没发生过,也会让双方的关系渐渐出现裂痕,而这种裂痕过后往往不好弥补。大家在一个统一的日子一起道歉,则很自然,因为这一活动是神主导的,不是你要求,也不是我主动,所以很自然,不用顾虑什么,大家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过错,同时,生过气的人也会发现,原来自己曾因为这么小的事情闹过不开心,回过头来看往往很微不足道,也会对自己的心态做出反思,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律令与解压
宗教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执法者的角色,倡导人们向善,拘束人们的生活,定下规矩供人们互相遵守,人类群体从而得以友好相处并发展,但人都有不好的一面,自私、狂傲、邪恶、不守规矩,人人都多少有这些特质,宗教并不回避这些问题,也不单单是靠教育来要求人们克制,相反,过去的宗教有很让人惊讶的活动——愚人盛宴。
宗教并不指望我们单靠自己来处理全部的情感问题,它们在这一点上非常明智。宗教知道,当人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克制绝望、贪欲、妒忌、自大等情绪时,该是多么的迷茫和蒙羞。
每一年,绝大多数日子里宗教都要求人们遵守戒律,按规矩生活。但是也会选出几天,展开愚人盛宴,让人们在这几天内不收任何教条,肆意放开自己的意念——当然,不能犯法——一切都出于自愿,但,不用尊敬上帝,不用遵守诸多规矩,放飞自我,让人脸红心跳的几天。
宗教完全清楚,仁爱、忠信、甜美之所以存在,恰恰有赖于其对立面,如此洞察正是宗教最为圆熟的智慧所在。
其实不论这种放纵是好是坏,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认识或者学习到,人性是有如一张弓弦的,需要有张有弛,在学生时期,我所坚持的信条也是学习需要有张有弛,不能时刻逼着自己无时无处地去学习,也不能完全放纵自己不想不理,这两种都是走极端,而应该有学有玩,学时好好学,玩时也好好玩,如此才能学得有效率、玩得意趣盎然。同样的道理,也很不喜欢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为了稳定,围追堵截任何不好的苗头,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就算你是酿酒,也得不时地张开酒桶盖来放放气,否则酒桶会炸的,一味的禁绝,恐怕并不是长久之道吧。
自由主义
信徒们把上帝称为父,遵循着上帝的规矩行事。各家宗教都有自己的戒律,我们最常见的是佛教的诸般戒律,不一而足。信仰宗教的同时,也要遵守它们。这与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其实截然相反。
现代人们很喜欢讲自由主义,认为人生成平等,人也生来自由,每个人都无权干涉其他人,我们都应该有自由做选择的权利,这在现代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纯粹的自由真的好吗?
实际上这一点与上文所说的律令遥相呼应,我们已经探讨过,人类是有缺陷的,完全的自由必然会带来混乱,这会阻碍社会的稳定发展,总体而言对群体来说是有坏处的,因此,我们需要一定的约束。
真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它应当与节制和引导是并行不悖、相互兼容的。
宗教总是会想办法去约束人们的行为,除了直白地戒律外,还会利用人们的恐惧。人们知道有些事情如何做才是对的,但是有时候内心总有些小想法让其不愿去做,拖延症不就正是这样的痛苦么,宗教很巧妙,用地狱的折磨、用来世的报应等等,来让你恐惧,让你不得不做,但说到期宗教也是人们自己发明的,所以其实是人们自己发明了一种恐惧的力量来逼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明知道是对的事情,很有意思不是么。
我们不得不发明某些方法,恐吓自己去做那些内心深处早已知道该做的事情。比如地狱中的折磨。
道德楷模与氛围
宗教中往往会有很多圣人、神仙。这些人是信徒的榜样,鼓励信徒去向其学习,让信徒相信只有像他们那样做才能变成圣人、神仙,同时,也提供一种模板,告诉你遇到一些事情时,该怎样做,怎样取舍,这就是宗教所提倡的道德氛围,其实也就是一种影响力。
更可怕的是,如律令戒律一样,你以为你是受到圣人的影响去做某种选择,实际上你可能早已知晓该如何做,只是不愿承认,需要外在的动力而已。
答案也许一直就在我们头脑里,但只有当我们正儿八经地向圣像认真提问时,该答案才往往会浮上心头或者变得有效起来。
除了楷模榜样的影响,宗教建筑、书籍、圣物等等,也是在无孔不入地去影响你、渲染你,润物细无声,你甚至不自知。
那我们身边现在还有这种情况吗?肯定有,而且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我们身边。首先,广告。现在不管看什么,总是会出现广告,广告给你宣传,刺激你去消费或是接受某一概念,我们不要太高估自己的独立思考力,不要天真地以为我们可以完全免疫广告的洗脑,其实我们始终都在被广告所影响,即使你真的是一个圣人,可以看穿一类广告的本质,不为其所冲昏头脑,但周围大多数人群的被洗礼,也会让你不得不被动接受这一概念,有例子吗?有的,比如钻戒,你大可自命不凡地声称不会为钻戒广告宣传的美好坚贞所影响,声称这都是骗局,但依然不得不为另一半的期待买单。
无神论者往往会怜悯宗教社会里的民众,哀叹其不得不忍受大量的说教劝导,但是,这样做却忽视了世俗社会中同样强大无比、不曾停歇的种种广告攻势。
教育的方法
作者用了一大节来对比了一番基督教教育和现代大学教育的区别,直到看到最后,我才理解作者诸般描述后所要表达的区别所在。
现代大学教育,就如一个扭捏的姑娘,在向学生们表达时,往往不愿直接说“我喜欢你”,而更愿意说“今晚月色真美”,寄希望于学生们在常年的学习后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而彼时的基督教布道,因其面向的对象是水平不一的,因此往往采用最粗浅的话语,喜欢你就是喜欢你,给人们的教育就是供人们参考并直接照搬去解决生活的问题,不扭捏,直面问题。
因此,作者希望往后的大学能够做出一些改变,能够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直白地帮助人们去学习如何生活,尤其是文学、历史等学科。对于这一点,我能够理解其区别,不过共鸣却谈不上有多少了,可能是因为我是个工科生吧。
除了这种传输知识方式的不同外,宗教和如今世俗教育在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上也有所不同。稍加观察即可发现,宗教会不厌其烦地指定详细的计划表让信徒去反复阅读不多的几本书,去念诵经典,去在固定的时间地方、与固定的关系人群进行某种宗教活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宗教的布道者们明白人类记忆的脆弱性。
其实我们的记忆是很短暂的,这一点恐怕现在大部分人都深有同感,尤其是正在学习的人,我们往往会发现,刚刚学习的知识点、公式,转眼要用到时就会忘记,不得不查阅并对着照搬,在考前复习时,在背单词时,往往都需要强迫自己进行大量的重复,才能加深记忆,而考试过后可能很快就又忘记了。
就这一点来说,宗教做的比世俗教育好得多。
相比之下,世俗社会对我们是多么的放任自流!它以为,我们定会自然而然地踏准发现之路,总能找到对自己至关重要的理念,而且,它还让我们在周末放松地去消费和娱乐。世俗社会正像科学一样,特别看重新的发现。在它眼里,重复终究是极度匮乏状态下不得已的做法,故此,它给我们提供着滚滚流淌的新信息,但也因此弄得我们把一切都忘了个一干二净。
除了学习之外,其实各种娱乐活动也是如此。看一部电影,很快就会忘记具体细节、画面;玩一款游戏,很容易忘记上个任务的目标;看一本小说,看完可能不多久就只记得中心思想了。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太大、太杂,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新的内容,尤其是新闻,因此,我们善于接受新知识,也善于忘却老知识,过去人们说实际上人类只使用了大脑容量的5%,但真正逼迫自己去记忆大量信息的人可不会这样认为,而是觉得自己真的在倾尽全力记忆了,但记忆依然在悄悄溜走。在信息量上,宗教的进展是比较保守的,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能成其为经典的宗教内容仍然增加得不多,因此,信徒们得以日复一日地研究、遵循,从而记忆得刻骨铭心,得以款款道来。
假如我们如今哀叹这个书山书海的时代,那是因为意识到,要想最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智力和情感,并不是靠阅读得更多,而是靠聚焦某些书籍,加深理解并时而复习。我们为自己还有那么多书尚未阅读而惶恐不已,但看不到自己已比奥古斯丁或但丁多读了很多很多,也因此看不到,我们的问题纯粹就是自己吸收的方式问题,而不是自己消费的范围问题。
就这一点来说,作者的想法很有意义,正如我们现在提倡的对生活中的种种事务“断舍离”,在知识的学习上,也许我们也需要做一点减法,不应盲目地追寻量的获取,而应更加专注,从而让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而不是昙花一现,雁过无痕。王阳明心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行合一,即使我们学习了再多的新知识,倘若无法付诸行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也就变成了“我学习了那么多知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哀叹了。
何处是港湾
宗教总是有很多圣贤,这些圣贤被众人景仰,人们学习他们的做法,迷信他们的能力,但更重要的,也许还是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依靠。当你被世俗生活折磨得筋疲力尽之时,当你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当你满心疲惫,你该向何处述说?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对圣母马利亚的崇拜说明,纵然我们拥有成年人的推理能力,也纵然我们肩负着责任并且占有着社会地位,但孩子般的需求依然顽固地留存在我们的心智中。在生命的很长时段中,我们固然可以相信自身成熟可靠,可是,我们绝不可能成功地让自己彻底摆脱某些灾难性的变故,须知,这些变故会扫除我们理性思考的能力,会消解我们逢凶顺变的勇气和智慧,会将我们打回到原始的无依无靠状态。
我们总是习惯对家人报喜不报忧,又或者充满抱怨的家庭本身便无法长久,而我们的朋友也许很难对我们的遭遇感同身受,甚至没有多余的经历再来消化你的烦忧,那我们该如何去宣泄?当我们成长为一个应该独立承担责任的成年人之后,何处是我们的港湾?没有,世俗社会没有提供港湾给你,或者说,没有提供一个普遍意义的港湾。也许你会躬耕于书,去追寻古人的事迹,从而知进退;也许你会频繁看剧,从鲜活的画面中汲取力量;又或者你会寄情于各种物体,在某些物体上获得心灵的宁静。但这都是你自己找出来的,别人难以借鉴,又或者无法和你一样从中得到力量。
而宗教则提供了统一港湾:教堂、寺庙、圣母玛利亚、观音菩萨,等等等等,君不见教堂中充满了忏悔之音,寺庙里环伺着哀求之色,有宗教信仰,或者说仅仅只是临时抱佛脚的人,都习惯去这些地方,向那个莫名的存在,去寄希望于它的伟大,或者相信它的体察万物。
中国的佛教徒朝拜观世音,其动因跟天主教徒去拜马利亚可谓一模一样。观音也有慈祥的眼神,也会给予自暴自弃之外的另类启示。在遍及中国的寺庙和室外广场,成年人愿意屈身跪倒在观音面前,她的目光往往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哭。这时候动情哭泣倒不是缘于处境艰难,而是感到终于遇上大慈大悲,找到了一个让长时间默默压制的悲伤得以宣泄的机会。观世音与马利亚一样,知道成年后哪怕只想过上差强人意的生活也谈何容易。
之前说没有了信仰,也就不知敬畏,但同时没有的,还有那随时随地随人都可寄托身心的港湾,而这,恐怕也是需要解决和提供的一种重要的东西吧。
承认世界的残酷
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依然以其别树一帜的彻底无情的悲观主义而独领风骚。在其写于1658-1662年间的《思想录》中,帕斯卡不失任何时机地向读者展示证据,证明人类本性绝对异常、无比可怜、毫不足取。
人们颇为惊异地发现,阅读帕斯卡并不像事先以为的那样是种令人郁闷的经历。他的作品还是能够给人慰、暖人心田,有时甚至引人开怀大笑。虽然他的书刻意要将人的最后一丝希望辗得粉碎,但不无矛盾的是,对于那些徘徊在绝望边缘的人而言,实在找不出一本更好的书可以一读。比起任何一册用甜言蜜语吹捧人心之美、吹捧积极思维或者实现潜能的书籍,《思想录》拥有强大得多的力量,足可哄劝轻生者回心转意、悬崖勒马。
我们应该敬重帕斯卡,也敬重与他为伍的一系列基督教悲天悯人者。他们开诚布公而又不失优雅地展示了我等罪孽深重、需要怜悯的生存状态,实为我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书中在此处提到了帕斯卡,很是惊喜。之前玩《尼尔:机械纪元》时,惊讶于无处不在的哲学家人名的使用,其中崇尚和平的机器人村长之名,便为帕斯卡。
机器人村长·帕斯卡很难将游戏中的帕斯卡形象与此处描写的帕斯卡联系起来,此处描写的帕斯卡,毫不掩饰地把世界的残酷、人类的罪孽坦露在读者眼前,但却正是这份袒露,让人们得以松一口气。
现代社会的人们是崇尚乐观的,常常在作品中强调热血、燃、努力、奋斗等思想,从而激发读者去不断拼搏,同时,总是喜欢展示社会美好的一面。宣扬真善美本是好事,但一味地宣扬真善美,对假恶丑避而不谈,装作似乎没有这回事,真的好吗?毫无疑问,事务的两面都是存在的,如果一直无法看到不好的一面,当真正遇到时,便容易崩溃,因为对于恶的应激反应久梳训练嘛。
宗教,总是喜欢把完完全全只有真善美的世界,放到另一个遥远的时空去,比如天堂,比如西方极乐,比如仙家宝地。只有在那些地方,才是完全美好的,而我们所处的世界,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就是拥有恶,我们人类,就是拥有劣性,也因此,如果你想去往完全美好的彼岸,那便需要恪守教条。
基督教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是一套不给人希望的体制。只是它掌握了较好的分寸,把希望牢牢地扎根在来世,扎根在此岸世界之外遥远的道德完善和物质完美之上。既然希望被定格在遥不可及的彼岸天际,教会便能对现实世界秉持一种目光特别清醒、不会感情用事的态度。
这是宗教的做法,也是很聪明的做法,承认不好,让你没有心理负担,也让你有所准备面对困苦,同时给你一个似乎可以追寻的彼方,让你有所求,从而行事有原则、有底线。
那我们世俗社会呢,我们羞于向亲朋好友展露我们的低劣、无力、挫败,我们必须要维护自身形象,同时我们也不断地积累着自身不好的情绪,渐渐没有耐心关心其他人的太多负能量,也就因此回到了上一个话题,没有港湾。
也许,我们需要一个地方、一件物体,我们可以寄托,我们可以依靠,我们可以在此不用羞耻地吐露心声,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原来大家都有不好的地方,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甚至,与其他人的困苦相比,我们也许会明白,我们的困苦,是多么的渺小,没有人的生活是永远轻松如意的,不要小瞧任何人,也不要放大自己。
在城市大街上方高悬的牛仔裤和电脑广告当中,我们应当树立电子版的哭墙,那将会默默地放送我们的内心苦痛,并因此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感觉到活在世上究竟意味着什么。
……
在这些场合,不会提现成的解决方案,不会就此而终结苦难,只有一个基本的却又无比抚慰人心的举措,即公开承认,就遭遇烦恼和悲痛而言,我们大家谁也不是例外。
打开上帝视角
上帝视角这个词其实挺常用的,用来表述洞察一切事情经过的情况,在本书中,作者也提倡我们抛开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而应常常尝试去站在更大的广度上看待我们。
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可以说发展的速度比之历史中的千年,是呈指数级的,也因此,人们越来越充满自信,开始不断拔高自己或者人类这个群体的位置,认为我们无所不能,只要付出努力与时间,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这一观点在发展角度来说是好的,毕竟能够鼓励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也提倡四个自信嘛。但在某些角度来说,却有很重的隐患。
如今,世俗社会却别有用心地诱使大家将当下时刻视为历史的顶峰,将人类的成就当作衡量一切的尺度。正是此等轻狂让我们陷入了焦虑和嫉妒的无底漩涡之中。
其实已经有人提出说法,认为人类不应妄自尊大,无视大自然的力量,尝试掌控一切,这最终有可能招致大自然的报复,这是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层面是,当我们忘记自己的渺小后,往往也会放大很多我们悲观情绪的效果。我们会认为自己的艰难困苦非常不可接受,毕竟我们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但如果能认识到自身甚至人类的历史面对这个世界都只是渺小的一段时间的话,也许我们会看得更通透些。如果有上帝在心中,那么也许你会时时提醒自己的不足与渺小,但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只能让自己更多地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看这个世界,去看看我们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来回想自己的遭遇,也许能得到心灵上别样的安慰,毕竟,我们得自己解决问题,不是么。
如何看艺术
作者对艺术也进行了打断的论述,宗教艺术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以致于我们虽然宣扬无神论,但依然怀念和尊敬那些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诗歌、建筑等等。
其实艺术作品对于宗教来说,其产生都是有其目的性的。建造宏大的教堂是为了让来此的信徒能感受到主的伟大和自我的渺小,集众天才之力层出不穷地对相同的主题绘制各种吸人眼球的绘画是为了教育提醒世人一些最基本的道理。所以宗教艺术从来不吝于告诉你作品要传达的是什么,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存在意义,而不是让你去瞎猜。
佛教这些监护性指令手法严厉却又确有效果,受其启发,我们可以向诸多艺术作品提出要求,请其更明确地告诉大家,它们试图用形象的方法在向人们提示什么重要的观念,这样便可把我们从本会坠入的满腹疑虑、迷惑不解中拯救出来。虽然精英们出于强烈的偏见,反对给艺术品作题解,但很少有作品因为附加了指导说明反而会贬值。
现在的展览也好,新产出的作品也罢,总是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遮掩感,一幅画,旁边写上时间、名字、作者,就没了,剩下的全部留给你去猜想,你看不懂,那说明你没有艺术感,这其实加大了艺术作品与普通大众的隔阂。艺术并不是艺术家的小众狂欢,本应带有普世意义,但现在却不是这样的,所以很多人都对艺术作品无感,因为既搞不清它要表达什么,也就无法得到心灵上的感叹,还要因为搞不清含义,而得到隐含的羞辱感,不得不为自己的无感而羞愧,从而恼怒,也就愈发不愿去接受这一走偏了路的“洗涤”了。
作者还有一个提倡,即博物馆,作为最像世俗社会教堂的地方,不应该简单粗暴地按照作者、时间的排列去展示其藏品,而应该以更加明确的主题来分类,这些画是要教会你感恩,那些画是要教会你爱,等等,而现在的展示方式,大都是偷懒的简单排列,看似在学术上分门别类,却让观者们眼花缭乱,疲累不堪。
对照之下,就尊重艺术的宗旨而言,现代博物馆表面上的有序本质上看反而是一种严重的无序。学术上的老套,例如,根据艺术品创作的地点和时间来加以编排,按照诸如“威尼斯派罗马派”、“风景画”、“肖像画”来进行分类,或者依据摄影、雕塑、绘画这样的基本表现手段来作出区分,使得博物馆无法在情感层面实现任何真正的一致性,因此也无法拥有教堂和庙宇编排的艺术品所具有的真正教化力量。
疑惑与明悟
读书读到“建筑”这一章,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作者明为探讨宗教手段对世俗社会的借鉴意义,可是讨论着讨论着,总觉得又树立了一种新的宗教,一种不崇洋具体神灵的宗教。
那么不得不反思,宗教到底是什么呢?必须要有神灵吗?宗教等于迷信吗?信仰一种主义算不算宗教?是否只要是一种带有特质的团体即可称为宗教?作者在讲述“体制”一章时说:
然而,不幸的是,世俗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天生怀疑体制,这种怀疑植根于自19世纪至今熏染着文化生活的浪漫主义世界观。浪漫主义教导我们嘲笑体制沉闷刻板、趋于腐败、容纳平庸的特性。知识分子的理想据说应该是一种自由精神,游离于任何体系之外,对金钱嗤之以鼻,与俗务一刀两断,在私人生活中以读不懂账单为荣。
这段话中,所谓浪漫主义世界观,不管它是什么,终究只是一个近代以来开始产生并兴起的理念,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信奉,但这种事情随时都在发生!
反过来想想,我们现在很是坚信着一些思想和主义,比如崇尚自由、反对专制、信奉科技对世界的解读等等,这些世界观真的就是对的吗?我们现在回头看历史中的各个时期,彼时的人们都信奉着那个时代普遍认为为真的思想,且并不觉得有任何问题,也不见得就是知错不改,布鲁诺因为日心说被烧死,真的就是当时的人们在掩耳盗铃吗?不一定。等再过个几百年,那时的人们回头来看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又会嘲笑我们的种种思想呢?信奉科技解释一切?自认人类是地球之主?无神论?说不定都是错的,谁知道呢。
最终思想
作者最后援引了十九世纪奥古斯特·孔德的思想,其实作者的思想与其基本融合,只是避开了其失败的一些因素,不急于一时,只是著书立说提出观点而已。
孔德的思想得自他独特的冷峻观察。他看到,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发现的缘故,要让任何有理解力的人去信仰上帝已不再可能,宗教信仰从此将仅限于未受教育者、狂热分子、儿童,以及病入膏肓的病人。与此同时,孔德认识到,而其诸多同代人却未能认识到,如果一个世俗社会完全醉心于财富聚敛、科学发现、大众娱乐、浪漫爱情,却从根本上失去了伦理教诲、心灵抚慰、超然敬畏、群体凝聚,则该社会终将遭遇防不胜防的集体病患。
……
然而,孔德的遗产体现在,认识到世俗社会需要自己的体制,相信这种体制可以替代宗教的位置,去处理那些现有政治家庭、文化和工作场所范围之外的人类需求。他带给我们的挑战是,他认为好的思想如果只留存在书本中便不可能开花结果。为能够生机勃勃,思想必须得到宗教般体制的扶持,事实上,至今也只有宗教才知道如何来建立这种体制。
其实作者确实是想建立一种新的“宗教”,属于现代社会的无神论宗教,但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代人们的种种问题,且这些问题在现有的种种机制下并未得到很好的处理。说白了,就是一种治世良药,就如同以往皇帝询问有才能者如何治国一样。
作者提出的种种问题,确实存在,至于此种解法是否为一剂良药,回到那句话,也许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