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吸收一些知识的同时,让人透过故事和心理分析检视自己,好像用了一种特有的探照灯,把自己的一些角落照得清楚一些,有利于清扫、整理、修复原力。
好比我们曾经若干次走进熟悉山里,走在这条幽静绵远的小路上,习惯于眼前的林木村落,但若是说对山林的真实了解,比如有多少种植物、鸟类?山坡背后有几户人家?山体的形成来历如何?我们的房基下是结实的土石,还是松软的泥地?山村的开发有利于人类生存吗?
我们以为自己熟悉的山林,其实非常不熟悉。这就像我们对于自我,在喜怒哀乐中成长、生活,可是,真的认识自己吗?为什么今天我感到愤怒?为什么我对孩子好,他却对我愤怒?要理解现在发生的事情,做好明天的事情,需要把真实的自我,从模糊深远的生命管道里导引出来,对自我进行探索和审视。这是一个奇妙的旅程,治愈的旅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作者是英国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他以童话故事展现一个被现实捆绑、抑郁低沉的“人”走出抑郁,得到治愈的过程。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启迪人们走进心理咨询的门槛,被称为心理咨询师的入门书籍。作者将心理学的理念镶嵌在人物的对话中,易于读者通过故事情节来理解心理知识。我尝试着从故事中把知识提取出来,形成知识框架,摘录作者的观点,以一个心理医生的研究成果为工具,解析身边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底层框架,潜藏在日常生活之下。
这本书让我从四个方面有所感悟。
在本文最后一部分,我会谈一点点局限性。
一、追忆儿童期的基本情感要素
作者以这张简图来呈现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抑郁成疾的蛤蟆找到心理咨询师苍鹭寻求出路时,苍鹭引导他去理解儿童期的情感。苍鹭说:“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自然型儿童',而这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们对婴儿的观察就能明白: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会产生情感。
“如果我看到有人非常深情,或者发怒、悲伤和害怕,我就能说这人正处在'自然型儿童’的状态里。人们进入儿童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愤怒更复杂……”除此之外,婴孩也会在适应于调整的过程中形成“适应型儿童”。苍鹭解释:“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这些调整,就像原子核一样,以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当然,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其他事件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
我有一个朋友w,她讲诉自己的基本情感要素是:“欢乐和深情”。她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她的父母曾经失去过第一个孩子,她的哥哥。小哥哥在月子里生病,离开了。那么她的婴儿期,会受到极多的重视,呵护。她说:“我出生在某个群山中的半山腰上,一个茅草房。父母干农活,就把我放在一旁玩。有几次发高烧,吓得很,赶紧背上我往公社跑,打针吃药。一岁多跟着奶奶过,与父母相隔一天的车程,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遥远的距离,过年时才能见面。父母一定是躲着我离开的。在婴儿期与亲人的分离,会带来一直潜藏着的焦虑不安。隔壁邻居的中年妇女成了白天照顾我的保姆,晚上奶奶带我睡觉。照顾我的人反复变化,需要我反复去适应。”
w的自然型儿童状态,体现出在爱里满足,“欢乐和深情”。而她的适应型儿童状态,体现出在分离时痛苦悲伤。
二、探索“痛并快乐”的童年期,理解儿童愤怒、顺从、取悦的方式与成年后的模式
苍鹭医生说:“从呱呱落地起,我们的生命里只有两个人陪伴,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个人。和我们相比,他们是那么的强大,而我们则全然依靠着他们。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
在适应的过程中,理性思维非常弱的儿童,本能地以愤怒、顺从或取悦的方式与强大的父母配合,得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发展自我个性。
愤怒是最复杂的一种感情,作者用墨最多,并用了以下横轴图来表述儿童释放愤怒的行为方式。
1、释放愤怒:撒泼的孩子,怄气的孩子
在w度过婴儿期后,父母不断为生活际遇打拼,改变在乡下当农民的日子。她回忆道:“父亲成为公社的邮递员、书记的生活助手,很忙。记得我们在床上疯玩,他躺着,快乐地把我抛起来,反复地抛着,我们都大笑,他还会反复念儿歌。可是,他当邮递员的时候,每天都要把我一个人留在公社里,我就嚎啕大哭,一直追着他,追到河边小桥那头。他也许会让周围的人把我看着点,让我在公社食堂吃饭。我想,很多次哭泣之后,我安静地忧郁地走着,渐渐抚平心情,融入到院子里那些孩子的游戏。我对亲密父亲的'愤怒',反抗的形式是撒泼,然后安静下来,适应孤独无援的时光。”
罗伯特·戴博德认为,“撒泼正是表达愤怒的一种幼稚的方式。”惬气是愤怒的另一种方式。“惬气的人是总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而且安静得很反常。”我们如果仔细回忆童年,应该都能看到这两种释放愤怒的方式在童年时真实发生。
w说:“有时候会与父母一同回到出生的那个村子,我家还有麦地,大人们回去收割。我坐在山坡上,看着坡上的麦地,一定有很多童年的遐想,欢乐而满足。有些孩子,一起玩野花野草。甚至在那些孩子中,会有一些优越感:我们是从公社来的。”这里,我们不难看到,w的基本情感“欢乐和深情”再次浮现。
她接着回忆:“可是,父亲每天都要离开我,忧伤和哭泣反复重演。也许是这个原因,有时把我放在几百里以外的奶奶和姑姑身边,有时带着我去母亲工作的山里。高山上,爬坡上坎,我走不动了,父亲就抱着我,或者把我扛在肩上,让我'骑马马',逗我开心。”
w儿时的亲密关系处于多次变化中,不稳定的亲情关系,可能带来了深刻的不安,却无力对抗。她安静地接受着,自我情绪里埋藏着说不出的忧伤。
这样的不安,在她成年以后,急切地想寻找一个爱的归属,稳定的归属,把她的全部投入进去,换来稳定的亲密的关系。当她无法留住这个亲密关系时,就会进入自然型儿童状态中的哭泣无助。
正如作者所言,w的个性发展,就像是画家调色板上的红黄蓝三原色一样,“自然型儿童”具备了基本情感。但随后,必须学习调整自然行为来适应特殊情形。罗伯特·戴博德借苍鹭之口说:“我们会将三原色的色调调暗,使它们看上去柔和,以利于生存,同时也借此保护我们个体的完整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得学会处理愤怒,包括父母的愤怒,还有我们自己的。”
2、自动调整:顺从与取悦
庆幸的是,w的童年没有留下被父母、家人、其他人责打的印象。她回顾:“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分开的时候居多,我更多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冬天,山里很冷。我与母亲睡一个床,一人睡一头。双脚冰冷地进入被窝,真不好受。有一次,我的脚蹬到了母亲,母亲对我吼,小小的我缩着身子,不去碰她。她的性情是感性而外露的,她不高兴,就立刻体现在对我的态度上。”在这样的情境中,w会不啃声,顺从母亲。是顺从,也是依赖。在w的情感三原色里,选择了顺从行为,在母亲面前没有什么可反抗的。这让她适应了与母亲的关系。
然而也有欢乐。w喜欢聆听,这是她最习惯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母亲也说起过多次,我还没有到入学年龄,随母亲住在深山彝族村寨,听见母亲教彝族大孩子读书,坐在教室最后面玩的我,就能背诵简短的课文,而那些彝族孩子却需要更多的练习。小小的我一定有些得意。上小学的时候,母亲是我所在乡村小学的老师,也是校长。我喜欢背诵乘法口诀表,还把口诀表用粉笔写在土灶的壁上。母亲炒菜做饭,我一边加柴烧火,一边背诵。后来我考试成绩好,得了奖品,大概是一支笔,母亲在颁奖的仪式上表扬我爱学习,一边烧火也一边背口诀。似乎作为老师,她在为孩子们树立努力学习的榜样。对我而言,其实是自己喜欢学习,学习就像玩游戏一样。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竟然还能讨大人开心!我很开心。专心聆听的习惯,使我从不厌倦课堂。有了表扬,促使我更加喜欢认真写字,喜欢认真读书背书,老师们都喜欢我。”
这段小故事,说明孩子发现大人喜欢自己的某些特点,促进w去保持,虽然一开始不是为着取悦,但是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种取悦的方式而不自知。顺从与取悦,好的一面是自我调整,适应与父母、他人的温和相处,但是如果过度逾越"自我"这一独特生命的界限,就会迷失自我。如果这种模式一直运作下去,到了成年时期,会发现,活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眼中的另外一个人。
w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发生在她的青春期,与母亲吵架,有一次吵得很凶。吵完以后,w无能为力地大哭很久。在当时看来是丢脸的事情,现在看来,却是在捍卫“自我”,是孩子气的勇敢。
罗伯特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它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什么是“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适度释放积压的情绪,拒绝愤怒、眼泪、忧伤,都是不可取的。
作者认为,处理愤怒时产生的顺从行为,包括“同意”、“取悦” “道歉”和“依赖”。“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书中描述了蛤蟆的行为方式。蛤蟆自述:“除了顺从我父母的意愿之外,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成功过,但我记得很清楚,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也许这就是我变得爱炫耀的原因。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从没有满意过或被打动过,所以我就放任自己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来博得他们的关注。”
苍鹭说:“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这危害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当成年人枢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成人许多行为都源自“适应型儿童”的自己。
w在与我共读这本书时,分享了她的经历,渐渐发现了真实的自我,她感到内心生长了一种力量,更加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及其来源,自我洞察力得到了提升。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知己,或者恋爱对象,或者长辈,或者心理医生,他们成为聆听者,分析者,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与你“共情”,正如罗伯特所言,这就是“无声的支持和理解”,仿佛带来“直击灵魂的力量”。
——未完待续——
欢迎转发,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京东购买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