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的时间怎样安排?
我今天做了哪些事情?
我怎样才能把它们做好?
我又为什么要做这些?
此时此刻我的角色是什么?
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生意义倒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也许有的时刻在困扰着我们,也许有的我们从未思考过。
但当你向自已问出这六个问题并深深的思考后,你会体验到它们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力量。这六个问题正来自于看似简单但内涵深厚、精彩绝伦的逻辑6层次。
神奇的逻辑6层次我在了解了逻辑6层次后就被深深的吸引,一直在学习研究,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并试着用它来帮助我消除困惑与烦恼。
我的女儿以前总是晚睡,我以前为了这件事经常特别恼火,我规定她10点前必须睡觉,如果这个时间她还没有睡,我就会发火,发完火我又特别后悔。有段时间这件事很困扰我。然后我就会跟自已说,下次孩子睡得晚不要发火,要好好哄,但是每次都忍不住。那时候很苦恼,怎么自已就是做不到呢?
后来我给自已用逻辑层次做了一个自我教练。
环境:每晚10点孩子要睡觉。
行为:孩子没有按时睡我就会发火。
能力:选了很多办法让孩子早睡,讲故事,早上床,听音乐(没有用,找不到资源了)。价值观:为什么孩子10点不睡会发火?10点不睡,就睡不到10个小时,睡不到10个小时,对长身体不好,一想到孩子健康会因此出问题,我就焦燥,一焦燥就想发火。发了火又会愧疚,因为在孩子睡前发火更让孩子晚睡,所以会质疑否定自已不是个好妈妈。
身份:我想做个好妈妈,想做个负责任的好妈妈。
能力:那么我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妈妈在孩子晚睡的问题的上,我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控制自已的情绪。
这个时候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孩子超过10点睡不睡的问题,而是我如何能控制自已的情绪。因为我内心深处其实着急的是我没有成为一个好妈妈的焦虑。只不过当孩子晚睡了才会我就会爆发出来而已。
行为:那么怎么控制自已情绪呢,我的决定是开始写觉察日记三盛日记松规条打卡、坚持了一个周期23天。我发现当孩子没有感觉到我的焦虑时她反而渐渐早睡了。
如此神奇的逻辑6层次究竟是什么呢?它最一开始是美国的NLP专家,罗伯特 迪尔茨(Robert Dilts)在另两位科学的提出的理论基础上设计出的一个来观察我们思维系统的模型。6个层次的涵义如下:
1、 系统(精神、愿景):“我”与世界上其他人、事、物的关系及影响。
2、 身份:角色和定位。我们对自已内在的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我们经常分不清自已是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做出一个行为的时候,在潜意识会给自已做一个定位,而我们通常是意识不到的,意识到的可能只有外在的行为和表现。
3、 价值观:WHY,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想?这么认为,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做(或不做)这件事?这件事有些什么(重要)意义,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做? 这件事(这个人)应该是怎样的?你相信什么是可能呢?
4、 能力:能力层的潜台词是我能够做这个事情。就是你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个能力。
5、 行为:具体的行动、行为和反应。
6、环境:行为和行动所发生的外在情境。包括了所有外界的条件。所有身体以外的人、事、物、时、地的元素。这些元素能为我所用,但是我们不能控制他们,只可以选择适合的加以运用。
神奇的逻辑6层次逻辑6层次让我体验到了教练过程是一个赋予能量、解决困惑、挖掘潜能的过程,也让我深深感悟并愿意把教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