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多多
不存在事实,只存在对事实的解释。当一种解释被经验所证明,我们便称它为真理。由于经验总是有限的,所以真理总是相对的。
有一类解释是针对整个世界及其本质,起源,目的等等的,这类解释永远不能被经验所证明或否定,我们把这类解释称作信仰。理想也是一种解释,它立足于价值立场来解释人生或者社会。作为价值尺度,理想一点儿也不虚无缥缈,一个人有没有理想,有怎样的理想,非常具体的体现在她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中。
一一 周国平 (各自的朝圣路)
每每看这段解读,我便如醍醐灌顶。被周国平先生的哲学思想和思考所折服。
在生活中,特别是多少读了点书的人(还是不够)。身上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又有点市侩小人的贱脾气。鄙人不才,自己就有如此的缥缈虚幻的想法。在生活中,对真理的解读还处于一知半解,信仰虽有,也不全面。理想也有。看来先生的说法,才恍然大悟我那哪是梦想,我是在幻想。
首先:对于真理的追求。
作为一个标准的90后,我们身上有被迫成长的逼迫和无赖。其实还是想住在梦乡,可是社会的竞争让我们早早就在这口锅里争食。早出晚归,忍受剥削只是算底层的。极端的是思想上的压抑,这种压抑来自于社会,每个人都带着一张面具,我们刚出来也是扛着赤裸裸的真实和身边唇强舌战,到后来我们也不自觉带上面具。但尚处于不完全麻木状态,时不时被可怕的网络来一碗说干就干的鸡汤,说的话会在心里过一遍才敢开口。我们从小被父母老师书本教育说要扶老太太过马路,要帮助他人,助人为乐等等,长大了父母老师网络说老太太倒了扶人得注意。人们大势鼓吹榜样,大势宣扬雷锋。其实在以前扶老太太过路只是举手之劳,助人为乐也并不是需要宣扬的,这是中国几千年的道德传统里骨子里的。是见了弱小就一定会伸出援手的。
在我还没完全麻痹的时候,我想给自己打一针,告诉自己,摘下那些面具,真实可信的活着,不是让你没有情商的伤害到身边的人,而是学会包容着世上和你不一样的,允许不一样的声音和不一样的存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用多余的力量助人,而不是自己都要饿死了还在嘴上心疼周遭。
再者,对于信仰的追求。
信仰,是我们这一代比较缺失的,因为我们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念下长大的,万事万物讲究科学。但我还是很佩服有信仰的人,不管是信神还是信人。都让我生出许多尊敬。
周先生曾说“宗教的本质不再信神,而是面对神秘的谦卑与面对神圣的敬畏,根据前者,人只是分为有神论折和无神论者。根据后者,人分为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
如今的我们都习惯了高楼大厦,在很难去“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偶然出现了像台湾陈冠学(台湾哲学家,作家,写过一本田园之秋,生活哲学充满全书。)那样出世的人便大惊失色,其实作者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他的悠然出世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去,而是经历过入世的困苦和快乐,他的出世给世人留下许多经典散文,他的出世不消极,除了刻苦写作,潜心钻研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专注关心台湾的地理变迁,移民拓荒历史等等。他的出世是他带给世人更多的惊喜,不是懒惰和逃避。
现在的人大谈特谈诗和远方,辞去工作勇敢上路,把现实的东西全然放下,只要求出走。不问结局。我是不赞成这样的生活,我们首先得有精力把自己身边的这点摊子处理好,在去远方。如果只是一味逃避,总会失去的越来越多,越逃避越不快乐。
人如果身边的这点苟且尚且做不好,就不要到别人呆烦了地方去心烦别人。近处是生活,远处是风景。可是只要用心身边也有风景,我们从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最后,对于理想的追求。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一出生没有战争,没有革命。有的只是美好和和平。可为什么我们对梦乡的执着追求越来越窄。战争时期几乎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只是想和平。穷困潦倒的年代我们想吃饱。如今强大起来的国家却在逐渐失去这样的有志青年。我们不说为国为民,最起码在精神层次的不断提高吧!周先生说梦想反映的就是这个人的为人处事和生活的状态和方式。如此论来我也只是看起来努力罢了!记得曾看过(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也是被他细小的观察入微折服,便觉得自己也只是他书里那些看起来很努力的人群中之一。
首先:我们缺少面对孤独的勇气和力量,虽独自生活几载,但是在思想上的独立确实还不够,这几年也只是完成了生活上的独立,想到此,但是让我惊讶。
再者,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需要有意识培养,一个人的生活境遇和处世为人都藏在他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里,我两者都有,却没有自己的一套独立思考方式,难免有时见风是风,见雨是雨 的,这点得重新整理和优化。
最后我想说:梦想这个东西还是得有,万一实现呢?
祝安好,晚安!各位!
希望你们的明天起来又是一个晴天。我说的是心里开出的太阳,不仅仅是天上那个。
余多多:一个会深夜痛哭的姑娘
别客气,使劲点赞啥的,如果有多余的精力手动点赞也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