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认知觉醒》下部,第四章第一节,情绪专注。
日常生活中,您有没有这个样子:身体做着A,脑子却想着B。比如吃饭的时候,嘴里嚼着食物,或刷手机,或思绪万里,或与人交流事情;学习或开会的时候,好像在认真听讲,脑子里却已神游天外;跑步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刷牙的时候还在想今天发生的事情……
至于吃了什么、味道如何,老师讲课和开会的内容,跑步时身体的反馈、牙刷干净了没有根本就不在意。“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吃就是吃、睡就是睡、跑就是跑。但注意力分散以后,分心代替专注,走神了,身心开始分离了,行动失去了感知,身体和动作开始不自觉地变麻木或走形。
长此以往的后果是:缺少感受的行动,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缺少感受的人对凡事都心不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身体和灵魂就没在一个频道上,更准确地说,躯壳内装了一个混乱的灵魂,它总是“做A想B”。对身体的影响是小事,对情绪状态和能力提升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分心走神还会造成拖延和低效。
最大的损失:它会导致我们生命质量的变差。走神时,不是沉浸过去就是担忧未来,或者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情况。走神能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是活在当下。而我们的生命是由当下的一个个片段组成的,身心合一的片段组成的就是幸福专注的高质量人生,身心分离的片段组成的就是分心走神的低质量人生。。
分心走神的原因: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二是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因为身体逃脱不了现时,只好让思想自由飞翔。这也是人的天性急于求成、趋易避难所致。一句话,分心走神的本质就是逃避。潜意识时时让我们就想在舒适区停留。
身心合一的好处:专注于当下、享受于当下,烦恼减少、精力旺盛、情绪平和、身体柔软、感知灵敏、思考深入……
身心合一的要领:让感受回归行动。比如:吃饭时,把感受收回来,感受每一口饭菜的香甜,体会味觉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不要第一口还没吃完就急着往嘴里塞第二口饭菜;睡觉时,细心感受身体的紧张与松弛。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成长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阅后感想:
老祖宗讲“寝不言食不语“,应是想让人们关注于当下,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不要分神,只不过没说得那么明显罢了。可见身心合一也是古之以来的追求。
自己分神的时候也经常有,比如开会时对内容不感兴趣,很快就天马行空了;吃饭时浏览手机资讯;走路时会思考问题;看书时一会儿就会摸手机……导致开会内容不清楚、事情也没想明白;吃的什么滋味如何不知道;在路边有可能遇到危险而不自知;书没看几页时间就过去了。
在什么时候能做到身心合一呢?比较明显的是开车的时候,我不会听音乐和资讯,全神贯注地观察周围状况、聆听周边和车子发出的声音,预判敏锐、速度合理,确是当下的一种享受。还有写文的时候,专注于思路和笔下,喜悦也罢、痛苦也好,都是现时的感受,也是一种享受。
阿德勒认为:“人生是连续的刹那,认真过好此时此刻。”卡巴金说:“生命只在刹那间展开,若无法全心与这些刹那同在,我们将错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而且会意识不到自身成长和蜕变中的丰富性和深邃性。”
专注体验当下生命本身的富足与美好,远方是我们制造的幻像,唯有当下看得见摸得着,是真实的生活、真正的自己。
走在路上,迎面微风吹拂、目观树尖嫩黄,感受春天已近;看车来车往、人潮涌动,一片人间烟火气,感受与脚步同在。坐在桌旁,仔细品味每一口菜肴的滋味,不管是浓淡甜咸,每个味蕾都带着喜悦,满足感延伸到身体的每一部分。扔掉手机,拿出书籍,每一页都会深深吸引自己,心流自然出现,笔下文思泉涌.......
让痛苦也回归于自身,肌肉是紧张的,血液是快速流动的,流泪导致眼肿鼻红,脑子更是懵的。又想起过去种种,徒增伤悲,对未来愈发悲观,本就未曾远去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又趁机而入。好在能及时刹车,没有让思绪越飞越高、越陷越深,没有让自己绝望。
当下,不怨天尤人、不无望等待,只有自我救赎,安抚本就羸弱的内心,拥抱身体内部哭泣的小孩,心疼一下自己。
痛苦也是一笔财富,如果可以,真的不想经历、不想获得。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