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三件事
2022-11-11 每天三件事第200天--认知觉醒6

2022-11-11 每天三件事第200天--认知觉醒6

作者: 如201608 | 来源:发表于2022-11-11 20:23 被阅读0次

今天看《认知觉醒》第2章第3、4节,情绪清晰和行动清晰。

情绪清晰了、平稳了,才能专心的工作了学习,让情绪清晰平稳的方法,就是记录,写下来,写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痛苦,并想想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从中我可以吸引什么样的教训。这样就可以清空工作记忆,开启元认知,开始专注工作和学习。

行动清晰了,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不会无所事事,只根据本能去选择最轻松的娱乐那个选项了。要想行动清晰,可以在每天的早上做个当天的计划,把当天的所有事项都写上,包括倒垃圾这样的小事都写上,还有休闲娱乐的选项都写上,再把这些事项排序,聚集重要的事情。这样就算计划有改变,完成改变的部分,可以继续执行之前计划好的,清晰起来,更利于行动。

情绪波动对学习的影响很大,无论亢奋激动的情绪,还是悲伤痛苦的情绪,都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能。无论什么时候,先学会保持平稳的情绪。

海灵格描述人们面对烦恼时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符合人类不愿动脑的天性。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认痛苦则只需陷在那里不动。美团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就像在1500米跑步考核前,会很紧张,跑完会发现不过如此。

心理催眠师其实只为做成一件事:唤醒潜意识里的痛苦事件,让患者重新面对它、看清它,从而将其彻底化解。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和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绪纷乱?

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一层层挖下去,直至挖不动为止。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虽然直面情绪不会让痛苦马上消失,甚至短时间内还会加剧痛苦,但这会让你主导形势,至少不会被情绪恐吓。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内心的不安,皆因我们还没有正面面对困难。很多时候,面对恐惧和痛苦,我们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勇气。

正视情绪这件事,需要通过笔和纸或键盘将它们写下来,用文字的形式让它们清晰呈现,否则你很难从情绪的迷雾中走出来。

当情绪出现时,理性便会退居第二位,情绪小人只将遇到的事情粗糙地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情绪小人会在模糊的有害端反刍那些负面事件,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

书写自己当前面临的负面事件,可以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处理情绪思维的优先级暂居其后,同时,书写这一行为可以激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和书写区,使我们对当前遇到的负面事件有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认识,所以书写可以让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的缓冲,使人慢慢地恢复理智或理性。

在自己无法消化情绪时,就用笔一条条写下自己真实的想法,写下自己到底在难过什么。

运用书写来表达自己情绪的人更加健康。写下之后一定要回答自己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这件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二是我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书写的意义不只是宣泄怒气,更在于找出意义。只要学会用这两个问题来审视情绪,我们就能从负面事件中获得积极的视角和看法。

无论在什么场景中,如果你无法静下心来做事,就坐下来写下你心中的念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连续写上5分钟,你就能集中注意力了。例如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杂念,可以先写在笔记本上,用一句话描述就可以。这样做可以启动元认知,清空我们的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一旦被清空,我们就有了进入极度专注状态的条件。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一旦到周末等完全自由的时间后,生活会失控,尤其是独处、时间由自己支配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选择最舒适的娱乐活动。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拥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的状态,就像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使自己陷入不确定性之中。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地逃避。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因为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有时候就是因为一点点障碍,大脑为了省力选择了它最熟悉、最简单、最确定的选项——娱乐。

处于一种没得选的状态时,我们更容易保持专注,也更容易静下心来做好眼前的事情。于是,应对选择模糊的方法就是:想办法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时间单行道,让大脑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我们需要每天专门花一点时间对一整天进行规划,对自己的自由时间进行细致的规划,达到不用思考可以直接行动的程度。

第一步,列出当天所有要做的和想做的事情,包括倒垃圾这样的小事,把大脑中所有的想法和念头全部倒出来,清空大脑的工作记忆,这会让脑子变得清晰。

第二步,按重要程度对所有事项进行排序,聚集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第三步,根据当前所有可用信息把每项任务安排到具体的时间段里。明确到几点做任务1,几点做任务2,计划要明确到自己不用动脑就可以迅速行动。我们再次发挥了写下来的作用,同时启动了元认知——让另一个自己站在高处俯视全天的时间,制定路线图,并清晰地指导我们高效前行。会发现每一天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适合做规划,做思考。

日程规划的注意点:

一是一定要写下来。只有真正做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写与不写是完全不同的。

二是不必机械地执行计划。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像机器一样严格地按计划执行,只是让自己对后续的时间安排心中有数。如果计划有变也没关系,处理临时任务后也可以快速回到正轨。

三是只规划自己可支配的自由时间,课余时间、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

四是把休息和娱乐时间也规划进去,只要我们完成了当天最重要的任务,就可以主动给自己安排时间娱乐,这既是对自己的奖励,也可以让大脑放松。

五是要关注现实,精简欲望。很多人刚开始时都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定的目标太多、太大,以致根本无法完成,最终体验到的全是挫败感。

六是要敢于假设,多面预想。根据各种可能性做出多种假设,做出预案,如果遇到情况A,执行预案A,遇到情况B,执行预案B。

行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清晰力。

相关文章

  • 2022-11-11 每天三件事第200天--认知觉醒6

    今天看《认知觉醒》第2章第3、4节,情绪清晰和行动清晰。 情绪清晰了、平稳了,才能专心的工作了学习,让情绪清晰平稳...

  • 《认知觉醒》阅读卡片第6-7天

    《认知觉醒》第6/30天 ◆ 第三章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原文内容】 >> 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

  • 《认知觉醒》(6)

    文/墨无声清 01 ——学习力1-2节 I:知识 1.好的学习是在舒适区边缘持续练习。没有速成这件事,只有不断与自...

  • 认知觉醒6

    一.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1.专注力是一个人加速成长的助推器。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

  • 读书笔记Day6

    《认知觉醒》Day6分享 第2章:潜意识之第1节:模糊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 所以我...

  • 《认知觉醒》自序

    《认知觉醒》自序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金句】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

  • 读书笔记Day18

    《认知觉醒》Day18分享 第5章:第6章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第1节清晰:一个观念,重构你的行动力 ...

  • 觉醒

    也许很多人知道【认知觉醒】说,因实在是于之心有戚戚焉,愿分享如下: 言:一个人的一生有三次重要的认知上的觉醒。 第...

  • 2022年第104天

    #《认知觉醒》DAY3阅读笔记 今天阅读的是《认知觉醒》第三章: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书中对于“元认知”给出...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第一章1-83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周岭著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11-11 每天三件事第200天--认知觉醒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ft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