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雕刻时光每天写1000字
南洋游子报恩的巨宅梦

南洋游子报恩的巨宅梦

作者: 双鱼座传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16:30 被阅读15次

    随机的出行路线,意外撞进岭东第一侨居——陈慈簧故居。

    小时候听爷爷讲陈慈簧的房子很大,有多大呢,一个佣人每个只负责做一件事,开窗关窗!年幼的我只觉得这种工作太简单了吧,等我站在陈慈簧故居的天台,看那一片望不见边的屋顶时,才懂得开窗关窗就是一天啊!

    潮州有俗语:“慈黉爷起厝——好慢孬猛”,陈慈簧故居历经三代人方才建成。建规模如此庞大,用料及其讲究的大宅,所需费用数目肯定巨大,可见陈家非寻常人家,单凭传奇人物“慈黉爷”的故事就能给这座宅第增加几份传奇色彩。

    陈慈簧乃“船主佛”陈焕荣(字宣衣)长子,陈焕荣从“红头船”水手经过不断努力,自购“红头船”,航行贩运于国内各大港口和南洋等地,发迹后的陈焕荣深知没文化的苦处,打算把儿子培养成读书人,让儿子回故乡读书。谁料,祸起萧墙,1854年族人秀才陈宣领反清起义失败,陈宣领被斩首,祸及族人。年幼的陈慈簧在邻居吴老伯的帮助下躲进枯井,官兵四处搜捕陈氏族人,年幼的陈慈簧躲在枯井里两天两夜未进水米,等到官兵的搜捕比较松懈,吴老伯才敢搬走井口的杂物,用绳子垂下一碗米粥给躲在枯井里的陈慈簧喝,等到搜捕陈氏族人的官兵撤走,陈慈簧从枯井里出来,就这样才保住性命。命是保住了,但家乡并非久留之地,乡里人赶紧给远在香港的陈焕荣报信,陈焕荣获知儿子平安的消息,喜极而泣,感恩家乡人对儿子陈慈簧的救命之恩,托人将年仅十二岁的陈慈簧秘密接到香港。

    或许是遗传基因的关系,十来岁的陈慈簧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还没到二十岁就能替卧病的父亲掌管香港香港乾泰隆行。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蒸汽轮船必然将取代传统靠人力和风力的红头船,陈慈簧意识到必须另辟蹊径,否则商行将很难继续发展下去。陈慈簧在回乡探亲的时候发现家乡战乱不断,缺粮食,有钱买不到米,他常年率领乾泰隆行的商船来往于香港和泰国之间,知道泰国盛产大米,于是陈慈簧决定做大米的生意,有资料记载,陈慈簧的簧利行,仅在汕头的“四永一升平”(指的是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街、永兴街和升平路)就拥有220多间铺面。拥有厚实家底和高远目光的陈慈簧在做大米生意的同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创办火砻业(新式碾米厂),进好米、碾暹米、买火船、运大米,陈簧利行的大米生意做遍新加坡、香港、汕头、上海等地,救活了战乱中的人民,陈慈簧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暹罗米王”。

    陈焕荣看到儿子可以撑起整个家业,告老还乡,回到家乡的陈焕荣乐善好施,办学育才,修路建桥种树,为了报答家乡人当年对陈慈簧的救命之恩,对乡里人“吉则贺,丧则吊,疾则问,贫者度力助焉”。除了这些,陈焕荣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起厝!从同治十年起,陈焕荣就开始在祖居前美永宁寨起大厝,遗憾的是工程还没完成陈焕荣就去世了,接班人陈慈簧接过起厝的大旗。

    年届六十的陈慈簧把事业交给儿子陈立梅打理,回到家乡继承父亲陈焕荣的未竟事业。在陈慈簧七十岁的时候已建成三座“通奉第”、一座“仁寿里”、“观察第”和三座“五间过”等宅院。然而年过古稀的陈慈簧并没有停止起厝的工程,这次陈慈簧出手更是不凡,在永宁寨东南边选块地建“新乡”,一座号称小故宫的豪宅拔地而起。陈家的“新乡”从1910年开始动工,一建就是十一年,1921年陈慈簧去世,这十一年也只完成了“新乡”里面的一座“郎中殿”,“郎中殿”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有厅房158间。

    坊间相传陈慈黉起厝注重建筑质量,只求好,不求快。某天在工地上路过,看见个工人干活心不在焉,手上的活却飞快的在做,就立即责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工人说出家中老母病重无人照顾,陈慈簧听后叫工头先给他发工钱,让其回家照顾好母亲,等母亲病好后再来做工。因为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人们就形成一个印象,产生一句俗语,说“慈黉起厝,好慢孬猛”。他所主建的“郎中第”历经十年建成,其间就因质量不好,曾反复三次推倒重建。

    陈慈簧去世后,陈家第三代传入继承前两代人的遗愿,继续起厝,直到1939年日本入侵潮汕,工程才被迫停止。如果没有日本入侵,陈家有可能把隆都建成现代的波斯湾。

    陈家的“新乡”工程前前后后建了三十年,建成了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一座称“三庐”的书斋共四座互相依靠和连接的巨大建筑群落。总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有厅房506间,其中以最后修建的陈慈黉的幼子陈立桐的“善居室”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建造这样的巨宅,也住不完,陈家为什么对起厝有如此执念?在潮汕有俗话:“梅座山下好乘凉”。“梅座山”的“梅”就是陈慈黉的次子陈立梅,“座山”即“大头家”、“大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陈黉利家族的关照和提携,前美的内外乡亲都能得到好处。从这句俗语可以读懂陈家的大善,陈氏家族不断的起厝,目的只有一个,以工代赈,给家乡人一份工作,让家乡人安居乐业,是陈慈簧小时候的梦想。

    昨日草枯今日青,

    游子又懂故乡情。

    若能化得身千亿,

    细雨霏霏报亲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洋游子报恩的巨宅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ai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