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坚持第1769天分享(2022/5/20)
所谓的问题外话,就是相信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我们不能用问题来定义或者代表一个人,人永远比问题更丰富。当我们有这种内在状态时,不论面对怎样的人,我们相信这个人的生命里一定有问题不在的时刻,一定有问题干扰不了他的地方,这些问题以外的故事,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我们常说的支线故事就藏身于此。
相反,如果我们的内在无法相信人一定比问题多更多,一定可以用不同于问题的方式来定义一个人,那么我们如何带着笃定,陪伴一个个受困的生命,找到不同的出路呢?带着问题外化的态度,才能让我们的视线不会被问题框住,从而看见生命其他美好的可能。
如果我们有人不等于问题的态度,我们就不会只聚焦到孩子身上的困境,因为我们相信在问题之外一定有孩子的独特以及可以被欣赏的地方。
或许我们要提醒自己:不管是怎样的孩子,都不要放弃他。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跟孩子说:不管怎样你都不可以放弃自己,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没有放弃过你。
所以如果我们此刻正在陪伴一个受困于问题故事里的孩子时,我们可以透过问题外化的态度,在心里尝试这样问问自己:
“不管外界怎么说?我看见眼前的这个孩子,哪些地方是我会佩服的?” “不论结果如何眼前,这个孩子他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好好珍惜的?”
这样的内在对话有可能让我们找到不同的视角,找到孩子生命里的亮点,找到孩子生命里那些难得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