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2年年度写作营(齐帆齐商学院)齐帆齐微课
《沙乡年鉴》读后感(二)‖世界的救赎在于荒野

《沙乡年鉴》读后感(二)‖世界的救赎在于荒野

作者: 红柳_3291 | 来源:发表于2022-03-30 22:50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慢行随笔》中,以北美的几个州为例,记述荒野,记述荒野的消失,记述荒野消失的恶劣影响,以期唤起人们对荒野的重视。

什么是荒野

把一个地方叫着“荒野”,并不表示那个地方很荒凉,什么都没有。

“荒”,应该是指人迹罕至,甚至没有人到达的地方。“野”,是指野生动植物生存和生活的地方,无人打扰。

在作者的笔下,荒野充满野性,充满生命力。

沼泽,是鹤与其它生物一起建起来的;贫瘠的沙砾山坡其实并不贫瘠,生长着要求不高的、沙坡特有的各种动植物;严寒的高山草甸也并不荒寂,夏季长满鲜花和嫩草;每一条河流都吟唱着属于自己的歌曲。

在荒野之地,植物与动物多样性的生存,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价值,它们之间的所有合作与竞争共同维护了荒野里一切的持续和发展。

多么独特而又神奇的荒野世界啊,它本该与人类同行,却因为人类的傲慢而渐渐消失。

荒野的消退

人类不过是漫漫进化长路中与其它生物同行的普通一员,……人类虽然在今天担任了探险航船的船长,航行却绝非只为人类而发。

这是作者对人类自以为自己优越于其它鸟兽的想法的谴责。

因为要生存,所以人类像野生动植物要空间。

农民把沼泽变成麦田,牧民把草甸变成牧场,那些商人把河流变成了运送木材的通道。

为了种植麦子,其他的野生植物不见了;为了放牧,人们用特有的牧草代替原有的野草。随着沼泽和野草的消失,以此生活的动物也消失了。

比如鹤的绝迹,比如灰鸽的消亡。

为了保护鹿,人们去消灭灰狼;为了保护牛,人们去射杀大灰熊。

结果呢,没有了天敌灰狼的存在,鹿群的数量越来越大。它们啃光了树叶,啃秃了山脉,使得自然无法自我修复,结果鹿群也会大量死亡。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让人们得出了这样自以为是的结论:

农田与沼泽,驯顺与野性,无法相互容忍、和谐共存,发展的脚步不允许。

于是乎,草原退化,土地荒芜,生态恶劣。

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被称为“成长”的过程,其实是“衰退”的过程。

荒野的价值

作者作为一个鸟类学家,他为荒野的消失而深感痛心。他用他的笔墨,用《沙乡年鉴》这本书,试图唤起人们认识荒野的价值。

01 荒野的价值首先是它给予动植物的。

沼泽的价值在于荒蛮,鹤便是荒蛮的化身。

荒野给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在这样的一个空间,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小鸟歌唱,野牛羊自由徜徉……

荒野会自动调节动植物的规模。自然有自然的法则,大山会思考,在自然的控制下,荒野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生物链。

02 荒野的价值更在于它给予人类的。

面对自然,就是面对艺术,我们的感受力因美而生。

作者认为,荒野就是艺术,它给我们提供了美的享受。

在绿色的瀉湖边,呆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对大地的喜怒哀乐有了敏感的共鸣;

当人绞尽脑汁想写一首诗时,黄脚鹬只要抬抬脚,就踩出了更好的诗句。

历史感算得上是科学和艺术所能奉献的最宝贵的礼物,䴙䴘对于历史却比我们知道的多。

鹤生于始新世,䴙䴘存在的历史要比人类更久,加维兰河流浩大浑然的浪涛,记录着世世代代植物与动物的生与死……

荒野的存在,就是向人类展示历史。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古老的物种,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过去,甚至人类的过去。

也许每个年轻人都需要偶尔来一段荒野旅行。

荒野旅行,可以让年轻人在这野性的世界里得到锻炼,成为自己。甚至,人们从雷霆万钧的高山草甸,可以体会到“惊怕”的感觉,否则,人生该是多么贫乏可怜!

……

荒野的价值还远远不止于此,作者极力的呼喊。

成书于1948年的《沙乡年鉴》,终于把作者得呼喊声传播了出去。

人类终于认识到荒野的重要性。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类与动植物越来越能和平共处。人们知道了,给动物与植物生存的空间,就是给自己生存的空间。

但是,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人类应该学会像山一样思考。

22年度年度营第47篇,1495,计75828字。主题文

相关文章

  • 《沙乡年鉴》读后感(二)‖世界的救赎在于荒野

    齐帆齐微课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慢行随笔》中,以北美的几个州为例,记述荒野,记述荒野的消失,记述...

  • 【书虫记】沙乡年鉴-向往和沉思

    沙乡年鉴

  • 读《沙乡年鉴》

    读《沙乡年鉴》 很难想象一个自然科学家写的书,居然可以这样生动,生动得像诗一样。这样美,这样闪光。也许,这正是他自...

  • 《沙乡年鉴》分享

    每年,在隆冬的暴风雪过后,冰雪仿佛在一夜之间开始消融,水滴落地的声音清晰地震动着鼓膜。水滴声不但唤醒了夜里沉睡的生...

  • 读《沙乡年鉴》

    决定买这本书,是因为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大雁归来》,选定侯文慧的译本也是同样原因。喜欢这种优美又具有哲...

  • 读《沙乡年鉴》

    读到《空中的舞蹈》一篇。 文中写到:“空中舞蹈的戏剧,每夜都在千百万个农场中表演着,农场主们却为没有娱乐而叹息着,...

  • 读《沙乡年鉴》有感

    压低的黑云,零落的雁群,浅滩上的枯枝——压抑,是书的扉页。 书中的文字倒辜负了我想匆匆翻过的念想。“我喜欢一棵年轻...

  • 《沙乡年鉴》读后思考

    《沙乡年鉴》是一本故事性很强的书,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

  • 伤逝罗盘草—《沙乡年鉴》读后感

    你一定没见过罗盘草,因为它已经于公元前一世纪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对我们这些对中国事物的了解仅限于偶尔吃过的炒面...

  • 读《沙乡年鉴》之三

    “每一棵幸存的橡树都是因为要么兔子没注意到它,要么就是兔子少了的结果。”想起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沙乡年鉴》读后感(二)‖世界的救赎在于荒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fg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