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巴黎的那场开幕式,整得实在是有点恶心;尽管米国的那个既不干净,又不光彩地“偷”走过20几块奥运金牌,从面相上看起来,足足有60几岁,而实际年龄只有39岁的过气儿小丑菲尔普斯,这几天的吃相愈加难看。
可是,这些都不耽误咱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咱们自己的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精彩表现。
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运动员真的太不容易了。
竞技运动,有足够的实力和运气,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毕竟是少之又少的极少数。
向参加奥运会的所有运动员致敬。
码字,作为一种习惯,一时半会还改变不了。
一边看奥运会比赛,一边码字,互不打扰,两不耽误。
每天敲敲打打千八百字,就算与运动员们一起“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异曲同工了。
手感好,保证不了写出来的东西,都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但是,屏幕上呈现出来的文字,能够让自己读起来,越来越顺溜儿,看起来,越来越顺眼,倒是有可能。
户主最近好像也对我写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了。
从之前的视而不见,到这段时间,偶尔也会过问一声:“今天又瞎白呼点儿啥?”这种变化,对于她来说,真的不小。
领导这一过问,还真有点让我受宠若惊的感觉。
人有来言,咱不也得有去语,以示尊重不是。
敢接招儿,会接招儿,能接招儿这点事儿,咱从来,都没惧过谁。
更何况“赛脸”这事儿,咱也在行。
“您老人家,如果有闲功夫儿,小的,先给您白呼白呼得了?”
领导给脸儿,咱不得顺便也往人家的鼻子上挠扯挠扯呀。
这是不是人性,我不知道。
反正,咱“蹬鼻子上脸”这点儿德性,算是改不了了。
不过,看清楚对方的眉眼高低,这种技术含量不低的活儿,咱还真得拿捏稳喽。
咱可不能干“只顾痛快着自己的嘴巴,完全不去顾及支愣耳朵,听咱瞎白呼那个人的面目表情”,这种情商与地板等高的事儿。
该省省,该略略。
领导只要欠欠屁股,咱就得马上打住。
千万不要把领导的关心,全盘当真。
极有可能,人家有时候,是动了恻隐之心,可怜咱呢。
有没有评论区只有一个人跟你互动,而那个与你互动的人,真的就是你的老婆,或者老公这种情况呢?
我试着求证过一次。
一本正经地问她:“我的评论区,总是有一个神神道道的人。偶尔,还会留下只言片语。那个人是不是你?”
当俺瞬间就在户主眼神儿里,得到的答案。
那句:“我可没那闲工夫”。清清楚楚地大大地写在人家那大脸盘子上。
的确是俺自己想多了。
不过,每当我瞟到她的眼神儿里,闪烁过一丝亮光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马上会收到一条反馈:
“这段文字还成”。
至少,人家的表情告诉了我:“你这段儿说得好像是人话。还听得过去。”
不过,她对我每天点灯熬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换来的那仨瓜俩枣,够不够买眼药水,倒是很上心。
“玩归玩,闹归闹。别累坏了自己,这个很重要。”
这真是应了那句“跟啥人、学啥人。”这几年,还真是没白跟我混。
户主这一张嘴说话,就合辙押韵,好像是突然之间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