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看书或接触任意一种信息时,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总是问自己: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还有呢?还有呢?(一般要找到5个以上)
【李叫兽举的例子:认知心理学: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举例:乔布斯iPod宣传文案,小米雷军风口论、谣言谚语、古人理解、演讲】
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过去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
举例:公众号主题改由抽象点用视觉化表达;演讲中的核心理论用视觉化表达
这个知识会如何改变我的行为?将来我可能会怎么用它?人不缺少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该用什么知识。而这种提取的设想,就可以让你形成一种“自动触发”。到了某个环境,就可以马上应用相应的知识。【刻意练习中的有觉知的自动化。最低级的解决方案是随机应变,好一点的是通过训练达到自动化,最好的是有觉知反馈的自动化。每一次都是刻意练习】
3.尝试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遇到反常或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大家喜欢爆品,为什么?因为选项多了,会造成人的决策瘫痪。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问自己: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情?还有呢?还有呢?
3.尝试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当你对所有的事情都习以为常,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也就渐渐失去了洞察力。当你对惯常的行为或现象提问“为什么?”的时候,你的眼睛才真正睁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