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感觉设计的特别棒。环环相扣。都是围绕熟练运用一般过去时设计的内容,目标也很明确。整个课堂内容衔接得当,过渡自然,层层递进。
一、导入自然,以让学生猜测以哪种交通方式来广州的,然后讨论了昨天老师干的事情。
它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展开的。
1.上午、下午是以图片的形式介绍
2.晚上的事情,是让学生听声音描述的。也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是第一次看,让学生听声音来判断做某一件事。
3.把一天的事情自己编了一个小文章。
二、除了做这些事情外,老师说还收到了一封信,进而引出了课文儿里的内容,衔接的特别自然,然后开始教材的文本。
在处理文本安排的也很好。
1.它是从图片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通过快速阅读,回答Did Nick have a fun day off?大致了解文章意思,
3.再细读,有两个问题,划出关键的重要的信息what did Nick do in the morning? what did Nick do in the afternoon?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找关键信息。
4.自然的一步步展现教材,而不是直接呈现。
5.以多种形式挖掘教材,让学生动嘴去说。以图片代替句子,挖空填过去式,然后用关键词框架图复述文章。
三、巩固输出
让学生说上个假日干啥了,然后引出自己一次很棒的一天,内容很大胆,富有想象力,为学生做了很好的例子。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的一天。小组分享并由一个代表发言。
四、总结
最后自然的引出来什么时候用过去时态。
四、作业
叙述上个生日发生的事,巩固复习了今天学的过去时。
这节课对我最大的启发是,
1.在以后的阅读课中我可以尝试里面的教学方法,能够自然生成一些东西,而不是说比如说直接呈现课文,被动地去讲一些语法等知识点。比如以图片代替句子,提炼关键词,列出框架结构,关键词复述。由浅入深的慢慢设计课程。
2.有时可以从自身生活方面入手,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东西
3.除此之外,要多揣摩教材,用心备课,敢于创编教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