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聊)
Ha妹有两个题材不太感冒,一是综艺,二是纪录片
直到看了《孝利家民宿》开始对综艺改观
无意间看了《二十二》和《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
让Ha妹感受到纪录片的独特魅力
最近看了英国 2010年出品的纪录片
《看不见的战争》
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思考再三就写了这篇推文。
这部纪录片被Ha妹拎出来讲因为Ha妹觉得它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看不见的战争代表这些战争不存在吗?就可以间接默认了它们的合法性?
接着这部纪录片揭露出一些我们“看不见”的战争画面:
对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平日我们较多看见的是“一群扛着武器穿戴整齐的美国士兵与父母告别士气高昂地排着队喊着口号坐上飞机
镜头一转美国士兵开着一辆辆坦克驶进伊拉克街道,平民从四面八方涌进来,在大街旁欢呼呐喊,一个小伙子对着镜头微笑着说他们的到来无疑解决了武装分子的威胁,给我们带来和平....”
然而我们看不见的是“伊拉克的一个普通家庭被美兵拿着枪威胁着走出来,他们举着手最小的孩子眼神是与年纪不符的沧桑和老成,仿佛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
镜头一转一间阴暗的屋子,几个套上头罩的“恐怖分子”背对着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凌迟。
”我们更加听不见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控诉“他们把我的儿子拖出去,枪声响了不知多少遍,后来他们放开我,地面上只有一大滩血,我的儿子已经不见了,我想他们连尸体残骸也不留给我 。。。。看看我们的家你满意了吗,你们的良心在哪里?”
谈起越南战争,根据我们一贯的印象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拆弹部队》、《早安越南》《越南排》里英勇献身的美国士兵以及被大力歌颂的大不畏英雄主义
我们看不见多少越南土地被夷为平地,数以万计的平民流离失所。
....................
这样的战争内幕还有许多,但是为什么这些战争被“看不见”我们被“蒙在鼓里”?
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真相是强者攒写的”
因为他们不缺完美的外交官,高明的公共事务家
一场场臭名远扬不人道的侵略行为可以被他们通过周全的策划和缜密的公共计划部署攒写成维护国际和平的正义行为。
纪录片里面一句话让Ha妹印象深刻
“阵亡的士兵是有价值的牺牲,伊拉克(还有其他同样遭遇的地方)的平民他们的死亡是无价值的牺牲,所以他们的死亡可以理所当然地淡化。”
然而这句话竟然是通过某个有影响力的权威的新闻室主任口中轻描淡写道出
纪录片快要结束的时候,画面徐徐出现了一个参与07年轰炸巴格达军事行动接受采访的士兵,他的话语轻却诛心
一场轰炸后,我负责下去检查有没有生还者,我在箱型车后座看见一个四岁的女孩她的头上,眼部,腹部像刺猬一样插满玻璃碎片,鲜血止不住地流
随后我在另外一辆被炸的货车上看见一个被他烧成焦的父亲护住,脑袋已经失去三分之一的小男孩
我听见他们的细弱的呼吸声,我抱着他们向组织求助,希望到附近的医院治疗
但是他们说执行任务比这些孩子重要,结果这两个孩子在我怀里死去了....
我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年龄跟他们相仿,从战场回来的我每次看见他们,心里都会想起死去的他们.....
这个画面大概是这部纪录片主要想表达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正因为如此战争带来的伤害才如此沉重
有些-战争看不见不代表它不存在,看不见不代表我们可以视而不见,我们可以去忽略那些受战争荼蘼的人们的感受,遗忘这段真实存在的历史
(最后)
看完这部纪录片Ha妹在想一个问题
在一场战争里身陷其中的双方有受益吗?
无论是如何费尽心思万无一失的战争其结果除了带来生灵涂炭灾难还剩什么?
挑起战争所谓的强国最后真的占到便宜吗?
相反战争的副作用还不是留给子孙后代善后?
这样劳民伤众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确定还要继续?
当然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Ha妹不敢深入挖掘下去,也知道自己没有很大的发言权
或许实现和平在短时间的现状内是一个伪命题
但是战争永远不能是个伪命题
不能随便被定义,不能随意修改,更不能被忽略和隐瞒
不能成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随意玩弄的儿戏玩物
最后Ha妹说一声
被篡改的历史我们不要,被粉饰的真相我们不接受
不说晚安的文艺穷酸Ha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