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62089/9df93d7e916a6cfe.jpg)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每次不管是来到一家咖啡馆,餐厅,书店,或是乘车,只要是靠近窗户的地方,第一个感觉就是,我要坐这儿。我总是坐在这儿,看看书,喝喝茶,然后再看看路上的行人和这座城市。我喜欢看着远的地方,也经常这么做,然后感觉好像放空自己一样。
我是13年来的上海,那个时候刚来,觉着上海真的很繁华,很美 。但是当时身上没有什么钱,只能住合租房,一整套房子里,隔了五个房间,我住的那个特别小,一个房间里,只放得下一个小衣柜,一张写字桌,一张床,连一张椅子都放不下了,然后就只剩下站的地方,再来一个人都觉得装不下!
我记得当时住的楼层很高,15楼,那是我第一次住在这么高的地方,所以印象特别的深。别看这房间小,但是她却有两个大窗户,那时正好是夏天,也没有空调,但是两个窗户一开,就觉得房间里挺凉爽的,并没有夏天那种炎热的感觉。特别是晚上的时候,还得盖着被子睡觉的,当时只以为这个夏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住在15楼的时候,陪伴我的除了这个屋子里的家具,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然后就是门外那些隔绝不了的“热闹”,以及窗外那灯火阑珊的夜景 —— 很美。因为是隔间,所以隔音效果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的,外面的人在说什么能听得很清楚。让人印象很深的就是夜晚隔壁家的小情侣吵架摔杯子的声音和其他邻居劝架的声音,因为每个星期都会吵上两三次,所以印象特别深,如此吵闹了一个月左右,就再也没有声音了,可能是搬走了。
还有一次出门的时候,刚好和另一隔壁的人一起出门,这个人具体长什么样子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个不胖不瘦的中年大叔,在电梯的时候,他一直盯着我看,出于礼貌我就微笑了一下,然后他就跟我搭话,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就经常碰到,每次我开门出去就总是碰到他,然后跟我搭话。我没想到后面会有这样的发展,以至于后来会经常后悔我那一个礼貌的微笑。
有一次我生病了,咳嗽得很厉害,因为房间没有什么隔音,所以旁边的邻居都能听得很清楚。有一天咳得狠了,一天下来好的时候不多,隔壁传来了敲墙的声音,然后就传出了那位大叔的声音,大概的意思就是问我怎么样了,严不严重,需不需要他过来帮忙什么的,但是我不敢呀,心里想着:大叔我跟你真的不熟。所以感谢他的好心之后,我就再没有搭话了。
没多久,我就搬走了,住到了9层,这个环境要好很多,加上我一共住了两户,隔壁是一对夫妻带着个婴儿住着,然后就是这个房间够亮!但是住到这之后我才发现,上海的夏天没那么热,真的只是我的错觉,所以从那时起,心里就一直住着一种窗户,这个窗户很大,能吹风,能看景。
可能这是个起因吧,所以总喜欢离窗户近一些,虽然心里也明白,那个15楼的夏天很凉爽,不止是窗户的原因,但是”窗户“的印象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