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10节课,从下面几个方面复盘,帮助自己内化学到的东西。
一、对照教学目标,思考这10节课。
此次杭州之行,看到了老师们对课程设计的优化,有从材料入手的,有从板书和记录单入手的,但万变不离其中!对照教学目标观察课、反思课,才不会偏离。
例如此行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节课《观察与比较》,老师的设计就是紧扣教学目标()展开设计。
二、课堂上值得学习的地方
1.板书设计,可视化,适合学生理解
2.记录单的评价,观察教学内容本身。
3.情景化教学,《观察与比较》的恐龙音频设计,为什么要给恐龙比较高矮、胖瘦,全部都以情境为载体。
4.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解决真实问题。例如《橡皮筋驱动小车》一课,孩子做的橡皮筋小车有一个任务,就是担任垃圾车,做垃圾清运工作。
5.以学生为中心,面向所有学生。发言面向大家,倾听面向大家,没有发过言的先来。。。。。。
6.观察要求指导
7.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方法
三、课后说课&专家评课值得收录的点
1.低段常规训练值得学习
2.关注教学目标,这是核心。
3.问题前置(这是什么,我还欠缺。)
4.学生课堂上质疑能力的培养。
5.教学基本功。课堂越简单越好
6.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很重要
7.STEM理念的理解(还需要学习)
四、带给我的启发
1.所有的优秀都是努力得来,无论到了哪个程度,都要上公开课。专业过硬是迁移能力的信用背书。
2.我们做的评价课题很有价值,此行,找到了新的切入点。链接上了新的研究途径。
3.从学校到课堂,从领导到老师,从教研员到专业课老师,统统都以学生为中心,才是名校成为名校的发展内涵。
4.谦逊、礼貌、人品贵重,是工作做得更好的暗线。
5.要多出来看看、学学,走访,沟通,对比,才不会做井底之蛙。
6.主动思考、脱稿表达。
(10.30前完成案例补充、详细阐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