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记悟《道德经》 1

作者: 飘荡着的那朵 | 来源:发表于2020-04-07 14:1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2020年4月7日从开始学习《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道的主要经典。在春秋末期有老聃所著。

老聃,通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其学识时高出当世。是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并称他为"龙"。

《道德经》共5000余言,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概括起来有三大内容,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体现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思想与柔弱不争,共同体现了《道德经》中人生哲学的特色。在书中,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著名政治主张,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无为"就是属乎自然发展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称;"有"是万物母体的名称。

所以要从常无中,去观察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从常有中,去观察天地万物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称谓不同,它们都很奥妙。如果不断地去探索它们,就可以找到通向万物奥妙的大门。

老子,把"道"作为哲学概念首提出来。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老子认为,宇宙是从"无"到"有",是"无"产生了天地,天地又产生了万物。

今天开始读感觉到,有些深奥。坚持,会一步步的清晰明朗起来。


相关文章

  • 读写记悟《道德经》 1

    今天是2020年4月7日从开始学习《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道的主要经典。在春秋末期有老聃所著。 老聃,通称老...

  • 读写记悟《道德经》76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

  • 读写记悟《道德经》74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取?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

  • 读写记悟《道德经》16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

  • 2019-03-15

    一、早读 1.词语盘点第一组(“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的四字词语) 2.词语盘点第二组(“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

  • 生活中的磨擦有感

    最近对老子《道德经》和王阳明的《心学》有些着迷,吾知今日悟终被今日认知所缚。又恐忘记,随以记之。 人是社会的人 有...

  • “老子”就要这么看

    ——读《道德经》的胡思乱想 《道德经》的伟大无需多言,我在这里无意亵渎经典,只是将自己学习《道德经》的所悟所得用通...

  • 12.25四3班作业完成情况

    语文:1.能力75.76 2.听写38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一遍 数学:书上知识和学法, 英语:1.基础训练53-56 ...

  • 读写《道德经》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長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 读写《道德经》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写记悟《道德经》 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og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