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曾说过“小而美”的陷阱,很多创业者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就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棵小树是一定要长成大树的,一个人也必然是要经历生、长、大、老的过程的。
而公司作为人的组织体,也当然是遵循宇宙的规律,不可能说你只想停留在“小而美”就可以的。
实际上,“小而美”一点都不美,小就是弱,小鱼就是被大鱼吃掉,小就是没有市场竞争力。
在技术领域都是如此,WhatsApp Messenger当年就是真的“小而美”,但也最终是被巨头一口吞下了。
何况其他市场、业务的竞争领域。
创业公司只有三个结果:要么变大,要么变小,要么注销!
根本没有其他路可走。
根据老方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基本资源:时间。
如果以10年为单位去衡量,同样一个行业,条件也差不多的公司,在这十年里会有泾渭分明的层次变化。
拿当年我所从事的互联网行业来说,同一时期大概有三百多家公司,大家情况都差不多,刚开张时候都是十来个人,七八条枪。
但其中一大部分的公司基本上在三五年内倒闭。
而剩下的公司,一少部分拼到了头部,剩下的就是要么在中部,要么在尾部,而尾部几乎就是死亡倒计时了。
头部的公司吸引了更好的技术、更多的人才和更多的客户,一路在变大变强,而尾部的公司则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军心不稳,客户不信任,业务越来越难做。
总的情况就是“马太效应”不要太明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所以,创业开公司就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你必须是纵情向前。
我们费尽心血,我们千辛万苦,就是为了打下来更多的地盘,然后聚集更多的人才,再去奋斗更大的目标。
这就是创业的正循环,一旦这个循环建立不起来,或出了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公司都会变得很危险。
成,很不容易;败,则轻而易举。
很多公司往往都是在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就变得松懈了,以为手里有不少业务和粮食,就算什么也不干,也能够撑很久。
但安逸舒服的日子过长了,士兵就被养废了,等风雨骤然而至的时候,再想奋起一搏就力不从心了。
多年来,我见过很多这种本来还不错的公司逐渐的萎缩下去。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一点都不假。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逆境求生。
华为这么大的体量,阿里巴巴这么大的体量,为什么还能够有那么高的增长率?
你看他们的增长数据,要比那些自诩“小而美”的公司强多了。
大象不但可以跳舞,而且跑得还飞快。
华为一年要赚几百亿的利润,然后它就把这钱很快分掉了,从公司到员工,大家都知道“变穷了”,下年还是要努力奋斗,不然就没有钱分。
所以,华为是很大,但华为也很强。
它根本就不给自己留安逸的机会,任正非就说了“三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去奋斗,只想躺在床上数钱,那可能吗?”
老板都不给自己留后路,员工又怎么会不奋力拼搏!
当然,老板的意识到位以后,还是要讲方法。
究竟是什么方法呢?
就是用组织、制度、考核等作为一个大熔炉,不断的投入人才进去熬炼。
不合格的自然不用说,干脆利落的淘汰掉就是了。
而在合格的人才里,还需要培养出卓越的将军才算成功。因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公司要有大将才能够去攻城拔寨。
这其中的拿捏和机制,老板需要谙熟于心,谁有能力,谁有潜力,谁该去哪个位置,都需要心里有数。
对于员工、人力资源,核心的关键就是建立一套“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增值循环。
这就是公司得以发展壮大的核心逻辑。
事实就是这样,你要想做大事业,就需要让很多优秀的人参与进来。
大家一起奋斗,一起分果果,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块。
重要的是做老板做老大不能光顾着自己,分钱的时候,自己少拿点,给弟兄们多分点,人家才会服气你,才会死心塌地的跟你干。
创业哪有多深奥的道理呢,都是些常识罢了,还是那句话,人对了,事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