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善恶的人,能做好人不想做、想做恶人做不了,最终都沦为善恶不分的人。一个人一旦迷失自我,是一件可怕与可悲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69616/7faa7e4d26e5f641.jpg)
文/海纳百川8090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谚语,如同一盏明灯,一直就挂在那里,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善恶之报并非简单的因果对应,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有人质疑好人有好报的说法,认为自己并未看到多少好人就得到了好的回报。然而,好人有好报并非意味着好人一定会立刻得到物质上的丰厚赏赐,而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正如“它不是说好人一定有好报,而是讲不做好人就一定没有好报,也就是说想得到好报的可能,就一定做一个好人。就看你想不想人生达成一个好结局了。”
不做好人,必然失去了获得好报的机会。想让人生达成一个好结局,做一个好人便是一种积极的选择。
古往今来,善良之人受福报的例子不胜枚举。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他对百姓关爱有加,无论是在杭州治理西湖,还是在黄州救助弃婴,他的善举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敬仰。虽历经磨难,但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却流传千古,这何尝不是一种善报呢?如果苏轼太遥远,就真的用心看看身边,例子太多了,为什么视而不见,或者见而无视呢?只能问问自己的善恶之分了。比如明明看见无耻的事就发生在身边,还觉得正常的,那你一定三观正在扭曲而已。
再看那些恶人,他们或许能一时得逞,但最终往往自食恶果。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虽在当时权倾一时,但最终落得个千古骂名。而那些违法犯罪的人,即使一时逃避了法律的制裁,但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也会如影随形,一旦被绳之以法,便会为自己的恶行付出沉重的代价。
“不是说恶人一定会有恶报,而是说恶人一直做恶的话,得到恶果是必然的。如果恶人不做恶了,那就是转做好人了,就适用好人好报了,而恶人能做到悬崖勒马,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就跟想做好人一样,一直做好人是极其困难的。”
综上所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论从理论逻辑上,还是现实结果上,都是完全成立的。这也许就是"天道神明"的由来,因为本就存在于做人做事的本身之中。
善恶终有报,这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对人性的期许。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坚守善良的底线,不为一时的利益而迷失自我。
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善举,都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会在这个世界上激起层层涟漪,最终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而每一个恶行,也如同埋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结出苦涩的果实。
让我们相信善恶终有报,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用正义的行为去维护这个世界的美好。因为,只有在善良的土壤中,才能绽放出最美的人性之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69616/7350e262ced8e85a.jpg)
无关信仰,更无关神明。善恶终有报,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
一念选择很容易,难的是对选择本身的认识。
很多人其实没搞懂,做恶人有多麻烦,做善恶不分的人多失败,那为什么不选择简简单单的做一个好人呢?这其实就是老祖宗教给我们普通人的成事智慧,不论事业还是家庭,你悟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