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写影评了,愧对大家。
今天推荐一部纪录片,其实是这周的作业,顺便写一个中文版的,大家闲时可以看看,毕竟生活可以没有狗粮,但不能没有电影。
纪录片是天赐。人物纪录片,选对了人物,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影片刚开始,大鱼觉得挺无聊的,影片后半部分,基本是哭着看完的。看完之后回想,并没有找到泪点在哪里。
本片的主人公让我不断联想到王家卫和鲍勃·迪伦。
想到王家卫是因为从不摘下的墨镜,想到鲍勃·迪伦是因为看透世态的歌词。
他们都是不同的。

关于主人公Rodriguez

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歌手Sixto Rodriguez?
我猜大多数人是没有的,至少在201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揭晓之前,应该是没几个人听过的。
第一张专辑《Cold Fact》,Billboard评价满分,历史罕见。
第二张专辑《Coming from Reality》卖出6张,唱片公司解约。
传说在一次演唱会上,观众极不满意他的演唱方式,嘘声一片,Rodriguez安静地唱完最后一首歌,扣动扳机,告别舞台。
故事就这么落幕,几乎没有波澜。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南非,Rodriguez的歌早已是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第一张专辑《Cold Fact》里的歌曲,甚至成为当时反对种族隔离运动的圣歌。
这张专辑在南非卖出50W份,数据媲美Beatles和猫王。
然而这些,不管是美国还是Rodriguez自己,都不知道。

两个粉丝对Rodriguez的死讯百思不解,决定开始寻找真相。
他们研究他的每一首歌词,去到歌词里出现过的每一个地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正是这次调查,创造了一段传奇,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最美好的结局是,Rodriguez并没有死。他住在老房子里,做体力活补贴家用,丝毫没有摇滚巨星的光环。
他到了南非,开了轰动全国的演唱会,见到了崇拜敬仰他的人们,然后回到底特律,继续做个木匠做个泥瓦工,谁也不知道他在另一个国家是比猫王还要红的歌手。
奥斯卡颁奖典礼,Rodriguez没有出席,他认为电影的成功属于导演一个人。
他仍然背着旧吉他,一个人走在清冷的底特律街头,有点驼背,有点踉跄,用自己的方式唱着给世界的歌,也许你听见了,也许你错过了。
也许某一个夜晚,他仍然坐在街头小酒吧的角落,背对观众,弹着吉他,旁若无人地唱着那些不知名的歌。

关于导演Malik Bendjelloul

导演的名字有点复杂,因为是瑞典语,大家就不要尝试读了。
Malik出生在瑞典,学的是媒体制作,工作是电视台记者,拍摄《小糖人》可以说是个意外。
电影从启动开始就经费奇缺,基金告吹后,Malik自掏腰包继续拍摄,直到破产。破产后他居然用iphone上的8mm vintage camera(真心不是打广告)补全了素材中的缺失部分,相当于影片10%都是用手机完成的。然后自己做剪辑,所有后期工作都是自己完成,了不起。
因为很多影像资料缺失,Malik用动画补充了一些场景,效果很好。
第6分钟,年轻气盛的Rodriguez走过街头,镜头伴随他扫过贫民区的唱片店,酒吧,墨西哥人杂货铺。
第52分钟,老态龙钟的Rodriguez走在雪地中,举步蹒跚。
结尾,Rodriguez仍然一个人走在底特律破败的老街上,背着吉他,沉默前行。

片子里有一个镜头,Rodriguez签名的时候,每签完一个都站起来跟歌迷握手,礼貌而拘谨。伸出去的手纹路深深,翻着皮刺。很难想象这样一双手,在面对成千上万观众的时候,那么平静地弹出每一首曲子。
导演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然而生活远比电影更戏剧。
在拿了奥斯卡小金人后,Malik声名大噪,业界看好,他却陷入了长期抑郁,最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自杀,年仅36岁。
关于那些坚持寻找的人
影片中最让大鱼感动的,是那些一直坚持寻找Rodriguez的人。
有句话说,只要有心找,总会找到的。可这过程中的苦,没有人能感同身受。
大鱼好像没有那种毅力,追根溯源地去寻找一些被岁月埋没的东西,大概普通人都没有。
这一点与电影无关。
作为一个宿命论者,大鱼还是更相信三毛说的,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珍惜眼前有的,而不是总去追寻那些还不知道远在哪里的各种以为。眼前的,总有一天会失去,未来的,总有一天会到来。
有些人始终值得你去寻找,而有些,人海茫茫,丢了就丢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