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这个深有感触。
因为最近很忙,所以断更了,不过现在好些,总算能挤出一些碎片时间了。
想写的很多,但怕放到朋友圈会让一些人多想,所以晚些更。
我大伯伯是农村一名买树卖树的经纪人,今年八十多了,农村不兴经纪人这个称谓,称之为“jinjin”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职业了,我不知道是那两个字,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也没找到,我也隔空喊了民俗专家萧一先生,可能太忙没有答复我。
Ps:如果有知道的朋友留言我哦!
凡是买树的或卖树的都要通过我伯伯来沟通,不然的话会有很多麻烦事情发生,为了避免这种麻烦,都要请我伯伯过去看一看,我伯伯说出的价格基本上就是比较公平的,谁都认可。
小时候我伯伯给我讲,他们那个年代买牛的事情,我听的感觉太玄乎了,或许这就是大人的世界,充满的刚性的节奏。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贸易往来基本上靠集市流通,有两种集市,牲口集市和普通集市,普通集市就是卖一些百货服装等等,和现在的夜市没多大区别,但是要实在得多。
牲口集市没有这些东西,只有牲口,现在几乎没有牲口集市了,我小时候县城里面还有,就是卖一些小猫小狗兔子等等,宠物性质的,但那个年代交易的牲口大多是为了下田劳作用的,比如耕牛,磨驴等。
牲口集市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讲价方式。
在牲口市场上基本上都会有几个人,既不买也不卖,就是帮助买的人或卖的人成功交易的,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来保护买卖人的权益,因为所有的市场都离不开讲价还价,如果双方都感兴趣,涉及到讲价环节了,会互相喊对方叫“听听”这时卖家与经纪人之间会牵手,把手藏到宽大的袖子里通过某种手法来实现讨价还价。 这种方式既保护了卖家出价,不影响有别的买家卖家择机另行出价,也保护了买家询价。
对于看不懂牲口和不懂行情的比较不利,所以有经纪人保驾护航。
我听完大呼过瘾,中国有句话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不然市场就会乱掉。
我们在火车站打车,有好多黑车,宰客狠着呢,但他们也讲规矩,你报一个目的地,你问吧,问多少司机都是一个价格,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规矩,也是他们这制定的游戏规则。
最近有则新闻刷爆了,也报了一个大热点出来—辱母案
我之前是信贷行业从业人员,客观地讲,这也是这行当的规矩,我有一个亲戚曾经也是这样,他欠了几个亿,已经资不抵债了,被当地黑道大哥控制了,家里人非常担心他生命安全,托我向大哥求情,因为我曾经也是这个行当的(信贷)有点社会关系,我就去见了他一趟,那位大哥说,兄弟,我也是受人所托,而且在你之前,我的目的是要账,如果我听了你的我在这个圈就没法再混了。
这就是他们的规矩,只不过新闻里面那帮人比较滥,社会薄凉,每个人都是有原罪,马雅可夫斯基说过一句话“当你被逼上绝路的时候,记住你背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这并不可耻”。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换行当的原因之一。
农村规矩甚多,而且都是不成文的,大家却认真遵守,不然会被大家戳脊梁骨,现在不同了,流动速率变大了,陌生人接触的点越来越多,需要面对的人群越来越大,以前那个年代的人这一辈见面的就是这三里五乡的,现在不一样的一辈子是不定要见多少人呢。
几万年前,一个人族部落不会超过150人,现在最大的群居哺乳动物,也没有超过这个数量的,50人组合的人对人沟通渠道要达到1225条,我们怎么能跨过这个门槛,最后创造出有了数百万居民的城市,上亿人口的帝国,靠的就是规矩。从约定成俗到司法制度建立。
看过《老炮儿》的都被最后六爷感动到落泪了,这就是那代人固执的规矩。
成熟,是因为懂得社会的规矩。 知世故而不世故。
善良的人格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