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作者: 一支独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1:10 被阅读0次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主动学习的天性,但传统的管理模式却压抑了这种天性,把一个个有潜力的人变成了平庸的螺丝钉,进而也让整个组织丧失了自主进化的能力。而一个组织能够拥有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进化能力。由此,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并系统阐述了打造学习型组织所需要的五项修炼。

    全书导图

            一个组织能够拥有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进化能力。

    《第五项修炼》,其实是一本1990年出版的老书,但它至今依然是管理学领域的经典,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很多当今的企业家都认为书里的观点切中要害,直抵痛处,尤其在充满变数的互联网时代,作者提出的理念依然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顽疾和弊病,对于重新塑造并激活组织的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部分

            在这本书里,作者就归纳出了几个基本特征,你可以对比一下,自己所在的组织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第一, 就是目标导向,同时特别依赖测量考评,排斥无形指标,特别关注短期业绩考核质量,说白了,就是只看 KPI ;管理层负责制定目标,下面的人就逐级承担目标责任;第二, 特别强调服从,认为管理就是控制。管理者经常用简单的协议纪律,来压制各种潜在的冲突,把多样性视为问题,而结果,就是组织变得同质化;第三, 是讲究对错。什么意思呢?就是管理者重视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这种问题往往非对即错。而对于模糊的系统问题,往往就视而不见,或者说,确实是看不见;第四, 组织中的个体过度竞争,互不信任。在管理者看来,没有竞争就不会有突破和创新;第五, 就是整体的缺失,整个组织都被肢解分离。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是上面4个问题共同导致的。

    这种企业里的员工往往会习惯于“自扫门前雪”,这是因为他们只关注自己的职位,对不同岗位之间的因果联系缺乏感知和责任感。

    其次,对一个企业发展来说更致命的是员工经常会从外部找原因,认为“对手在外部”,这其实也是前一个问题的副产品。

    第二部分

              让一个僵硬的组织活起来,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彼得•圣吉提出“五项修炼”。他认为,要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带给人们的思维局限,就得要做五项修炼,它们分别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以下作为解释!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它是不断澄清和加深我们的个人愿景的修炼,是持续集中我们的能量、增加我们的毅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修炼。自我超越是要我们明白,生活中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能够严谨地努力实践、自我超越的修炼。

    这项修炼是从个人角度来说的。如果你所在的组织要想特别有学习力,首先团队每个人都要有学习力吧。而要让个人具备学习力的第一步是什么呢?就是你得有好好学习的动力,对吧?自我超越,就是说你要有不断超越自己能力的愿望,有热情和动力去学习。比如,你对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现有技术不满足,你对自己的管理能力不满足等等,有了这些不满足的动力,你才能投入精力不断精进。如果你去问很多人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可能会说我想让丈母娘从家里搬出去,或者我想要少加点班。你有没有发现他们只是提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而从来没有去追求一个真正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从安于现状到自我超越的转变,就是我们要修炼的第一项能力。

    第二项修炼是心智模式。它是决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假设、归纳,甚至就是图像、画面或形象。它深刻影响个人、组织的成长。

    心智模式这个词,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比较少,它是什么意思呢?它其实说的是每个人看这个世界有一些固定的想法、观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不同人的大脑里面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解释其实是不一样的,而你的所有行动、做法都是在你的心智模式的影响下产生的。

    第三项修炼共同愿景。它是内心的愿力,一种由深刻难忘的影响力所凝聚而成的整个组织中的人们内心的图景。这样的图景让组织有一种共同性,它观察整个组织,从而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保持一种连贯性和一致性。

    共同愿景其实是从团队的层面去讲如何建立学习的热情,就是所有人都得心往一处想,团队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样团队学习起来才有干劲。所谓“人在一起是团伙,心在一起才是团队”,否则东打一枪西打一枪,这个团队一定是内耗非常严重的。所以团队组织要学习,第一步是让大家达成共识,有共同目标。

    很多公司墙上都贴着企业愿景、共同目标等这些标语,但到最后往往都沦为一个口号,其实和每天的日常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像这样的愿景,肯定无法激发大家的热情。所以作者说,你只有把这个共同愿景变成每一个人都认可的和发自内心愿意支持的事情,才能真正激发大家的动力。要做到这个当然不容易,你需要和团队的各个成员深入沟通,可是如果你不花这样的精力和心思,那这个团队在长期的工作中,学习热情就无法持续。因此,建立共同愿景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第三项修炼。

    第四项修炼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之所有以重要,是因为团队,而非个人,才是现代组织的基本学习单位。团队学习是协同校正的过程,是开发团队的过程,这种能力会创造团队成员真正想要的成果。

    有了大家共同认可的共同愿景之后,还需要大家有能力实现这个愿景。我们遇到的大多数情况是,团队中每个人智商可能都超过了120,可是加在一块儿整个团队的智商还不到60分。而第四项修炼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团队学习其实就是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能够亮出自己的心智模式,彼此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而让这个团队快速地学习和进步。

    前面这四项修炼听起来挺复杂的,做起来也挺需要耐心和花时间的,否则就不叫修炼了,但这些修炼背后的逻辑其实特别清晰简单。这四项修炼其实就是在解决两件事情:第一,明确愿景,激发热情,只不过对个人而言是自我超越的修炼,对团队而言是共同愿景的修炼;第二,训练反思学习能力,对个人而言,要从自己的心智模式这一深度反思,才能真正快速进步;对团队而言,要每个人亮出自己的心智模式,互相启发,彼此磨合,共同进步。这四个修炼,就构成了个人和团队共同学习进步的方法。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它是一个概念框架,一个知识体系,是一个工具系列,它的功能是让各类系统模式全部清晰可见,并且帮助我们认识如何有效地改变这些模型。

    虽然我们最后提这个第五项修炼,但其实第五项修炼某种意义上是前四项修炼的基础,我们系统思考的水平也决定了前四项修炼能实现最终效果的高度。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讲了五项修炼,但是把书名却定为“第五项修炼”了。

    第三部分

              锻炼系统思考的方法,简单而言就是要找关系。怎么找关系,找什么关系呢?这不是说要托人情,打听机密,而是说我们通常解决问题的习惯是找原因,而系统思考是梳理这个系统当中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作者总结了一下,这个世界上看起来纷繁复杂的各种事情,归根到底只有三种关系,对,只有三种,分别是:正反馈、负反馈和延迟。

    先来看正反馈。正反馈就像滚雪球,是一个逐步升级的结构模式。比如,对新产品使用满意的顾客会主动分享给其他潜在顾客,而潜在的顾客在使用之后,又会继续分享给更多的人,使产品大卖。当然,这种放大效果也会表现在坏的方面。比如,有消息称某只股票即将大跌,就会引起市场的恐慌,引发抛售浪潮。平时我们所说的良性循环、马太效应等等,都是正反馈的表现形式。

    负反馈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主要是用来保持某种目标。但是相比于正反馈,负反馈非常隐蔽,难以辨认。一旦工作中出现了“一个劲地忙来忙去,事情却原地不动”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某种负反馈在发挥作用。这种情况在改革中经常发生。传统的标准和方式就是一种目标,各种阻力总会将改革拖回原点。如果忽视了负反馈的作用,改革就会在原地打转。这种情况下,有领导艺术的领导者,就会分辨阻力的源头,在隐形的习惯和标准上采取行动。

    行动并不会立即产生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延迟。我们常说“付出总有回报”,一个“总”字就表明了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延迟。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反馈都有延迟,比如,今天的投入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吃过的药要等待肠胃消化之后才能发挥作用,等等。但是,人们很容易忽视这一点,有人看到市场上热销的产品,就立刻投资进行生产,但是从开始到完工之间的延迟,往往会让投资者丧失良好的时机。

    无论是正反馈、负反馈还是延迟,都只是系统运行模式的基础模块,是我们为事物之间找关系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就能够对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但是想要解决问题,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如果找到了这个点,即使采取微小的行动,有时也会带来持续的改善。就像汽车的方向盘,用力不多却能让车转向,这就是杠杆的力量。杠杆发挥作用的点,被称为杠杆效益作用点。

    冰山模式

    要找到杠杆效益作用点,关键在于学会观察事件背后的结构模式。这些模式被作者称为“系统基本模式”,它们是复杂问题背后的简洁定律。识别出更多的基本模式,就可以看清楚更多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杠杆效益作用点。书中提到了好几个基本模式,我们就来看一下最常见也最重要的“转移负担模式”。

    转移负担模式是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难度较大时,就采取一些其他短期快速见效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看上去非常高效,但只是减轻了表面的症状,并没有改变深层次的问题,甚至可能使得深层问题越来越严重。

    总之,要想掌握系统思考的能力,就要学会发现系统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套用系统基本模式,找出杠杆效益作用点,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关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结

          一开始,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彼得•圣吉所说的学习型组织,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是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一个能够自动进化的智慧体。而彼得•圣吉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理念,是因为当时主流的管理方式,其实是非常摧残人的,它磨灭了人们心中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压制了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内在动机,长此以往,组织中的个体就会变得平庸,并且养成各种不良的工作习惯。当然了,这其实也不是某个组织的问题,从学校到职场,从东方到西方,目前的人类社会中,其实处处都存在各种各样阻碍我们真正学习的阻力。

    当然了,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彼得•圣吉也提出了五项修炼作为解决方法。这些修炼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其中,第五项修炼某种意义上是前四项修炼的基础,我们系统思考的水平也决定了前四项修炼能实现最终效果的高度。

    那如何才能掌握和应用系统思考这个能力呢?核心的方法,就是利用正反馈、负反馈和延迟来找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套用系统基本模式,找出杠杆效益作用点,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关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实,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无论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还是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归根结底,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再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如果没有人来执行,必定只是一纸空文;同样如果缺少有能力的人,一流的战略也只能沦为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正是找准管理中“人”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开阔视野、树立目标、团队学习等手段,打造学习型组织,以个体的进步持续推动团队组织发展,从而实现整体大于局部的组合。这对于创新驱动的当代企业组织来说,无疑是一剂救世良方,能够极大释放人的无限潜力,发挥团队整体优势。同时,这也正是本书堪称经典的原因所在。

    分享完毕,每天进步一点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fl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