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岛的毛文龙,是东江军的统帅。东江军,很大一部分是一群在关外被后金逼得走投无路的人,他们集结起来依附皮岛,在毛文龙的组织下与后金作殊死斗争。而皮岛,孤悬海上,明朝可以从山东湾经过海运进行支援。袁可立任登莱巡抚时,大力支持毛文龙,打了很多胜仗。后来袁可立离任,毛文龙的处境急转直下,辽东战事也开始恶化,毛文龙也对上面的胡乱督导多有抱怨。至袁崇焕上任后,对其也多有轻慢。
毛文龙在无战事时还经常写信给后金,诱捕后金官员,向皇帝邀功。但后来这些反被袁督师污蔑成里通后金的证据。
毛文龙的东江军,后金梦想将其铲出,但皆因不善水战而无可奈何,而冬季冰封与陆地相连贯通时,后金在天寒地冻时顶严寒行军前往皮岛进攻,东江军更可就地以逸待劳,击溃后金的攻击。
而后金出动南下攻击明军时,皮岛的毛文龙就率领东江军直捣空防的后金老巢。后金即不敢冒进,危急时必回军自保。所以皮岛虽小,依附皮岛的毛文龙对于后金的战略牵制作用是重要的。
毛文龙的东江军对明朝有多重要,朝廷多少人是意识到的。登莱巡抚袁可立御文龙多得牵制之功,天启皇帝诏:"惟赖尔文武大帅,殚力竭忠,设奇制胜,扫清夷氛,用雪国耻。匪颁厚赏,何励纯忠?尔提孤军,驻穷岛,将兵时出,奇捷屡闻,使逆酋狼顾未遂鸱张,已三年矣。惟尔之庸,朕实嘉尚!”并赐尚方宝剑。
东林名臣陈良训则认为:"今日所恃海外长城者,非毛文龙者乎?"
辽东经略王在晋认为:"今有毛文龙在焉,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
但袁崇焕凭“五年平辽东”忽悠崇祯,要得了专权和得了尚方宝剑,一人独揽大权,拆除了影响他专权的几位辽东各地总督和巡府,这些人事及袁崇焕要求的来粮饷,崇祯力排众议一概满足之。而“五年平辽东”一事,事后兵科给事许誉卿曾询问袁崇焕,袁崇焕竟然说是“聊慰上意”。
尚方宝剑一到手,就借阅兵为名到皮岛,设计埋伏擒获了毛文龙,袁崇焕立即趁机持尚方宝剑宣布毛文龙什么十二大罪状,凭手中有尚方宝剑,而不上报,私自将毛文龙斩杀。事后崇祯听闻震骇。
而毛文龙是早就被赐持有尚方宝剑的人,但袁崇焕即使没有尚方宝剑,可他是毛文龙的上司,毛文龙的东江军归袁督师调度。毛文龙即使有尚方宝剑,在正常情况下也不能越权,除非袁崇焕有大逆行为,毛文龙可将其凭尚方宝剑拿下,然后禀报崇祯,再行处置。
不知袁崇焕是羡慕还是嫉妒,还是忌惮?所以也弄柄尚方宝剑来较下劲,比个高低。崇祯是否后悔赐了袁崇焕尚方宝剑,不得而知,但闻听毛文龙被杀,已然震骇。事已至此,平辽东还需要人,只能忍气吞声,还得表扬支持,渴望袁崇焕自嗨的“五年平辽东”能实现。
但袁崇焕杀了东江军的统帅毛文龙,令东江军寒了心,反仇大明。一部分人在后金的诱劝下投了后金,一部分人无奈继续听调袁督师,再没有人能手持尚方宝剑,号令东江军诸部,抛开内部矛盾,团结一致,依附皮岛,坚决打击后金了。这些人后来还是投了后金,成了后金对明军战斗的主力,可见他们对明朝有多失望,对袁崇焕造下的孽有多恨!曾有民谚说“投了袁崇焕,东人跑一半”《国榷》。这些被袁崇焕逼反的毛文龙部下,后来都成了清朝的开国功臣。
后金的“后顾之忧”是皮岛的毛文龙,前詹才是袁崇焕!后金官员称:"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可惜轻佻的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如今后金这个“后顾之忧”竟然被袁崇焕帮助解决了,后金可以集中兵力放心攻击明军了,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成了泡影。
毛文龙仅仅被杀三个月后,无后顾之忧的后金绕道蒙古,长驱而入。期间,新任兵部尚书孙承宗曾派人与袁崇焕商令在中途阻截敌人,不要把敌人放到京师。但袁崇焕只派赵率教领一万人马去阻挡十万后金军,送了死。
袁崇焕率军尾随后金军至京师周围,但令京师百姓不解的的是,袁崇焕领军尾随后金军数日,放任后金军烧杀抢掠,却不战不守。姑且认为袁崇焕有自己的打算,是在等待战机吧。但袁督师眼里有没有百姓,已然可知。
不知袁崇焕是不是想学前代于谦那样,来个漂亮的京师保卫战,成为换救危局的传世英雄。但于谦那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而袁崇焕却去放敌深入!
袁崇焕领军来到北京城下,此时袁崇焕已犯了明朝大忌,未经许可,边军不得随易进入京师,后金军随后而至,袁崇焕要求率军进城固守,崇祯拒绝,令袁崇焕一人进城。袁崇焕面见崇祯时,竟然说皇太极的后金军如何如何历害,并建议崇祯与皇太极城下和谈,崇祯当即拒绝。御敌大将领军相随敌军到京师,还如是如是说,建议与敌人和谈,换作你是崇祯,在那样的情况下,会如何理解袁崇焕与皇太极的关系?但崇祯为了稳定军心,亲自脱下衣服披在袁崇焕身上,要其率军在城外与后金军野战。
战斗中明军有冲出与后金军作战败回者满桂,误说其被袁崇焕关宁军炮火所伤,崇祯召袁崇焕再次进城。满桂之前一直遭到袁崇焕排挤,对于满桂受伤之事,袁崇焕并没多作辨解,也许是满桂没看清,误判,也许是误伤,也许是无差别杀伤,也许是军中有公报私仇者,也许袁崇焕也不太清楚部下战斗中的细节,总之是乌龙。满桂也在后来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北京城外的勋戚大臣等人对袁崇焕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后金军劫掠焚烧民舍,不敢前去阻拦,城外的外戚勋臣的庄园土地被后金军蹂躏殆尽。”之后崇祯帝因此逮其下狱。
袁崇焕手下领军大将祖大寿因见袁崇焕下狱,退走京师,返回关外。崇祯无奈,派官员到狱中劝说袁崇焕,让其写信召抚祖大寿军队,继解京师之围。
袁崇焕,最后经过8个多月断续审讯后,判凌迟处死了,可以说崇祯并没有心血来潮立即就杀了他,而是走了法理程序。行刑时京城百姓争相购买生食其肉。后世很多人说百姓愚昧,不知袁崇焕是忠良。
袁崇焕是不是汉奸,百姓当然难辨,现在人也还在争论?但袁崇焕死得一点也不冤!袁崇焕轻佻,误国害人,最后也误了自己,可以说是明朝灭亡的推手之一。他杀了毛文龙,可以说是自毁长城,但袁崇焕他自己是不是“长城“”就难说了!崇祯处理了他,是不是自毁长城,也就难说了!但之前支持提拔毛文龙的离任的登莱巡抚袁可立,绝对是”长城”之一。
袁崇焕被处死时,京师百姓为何生啖其肉,主要还是京师被后金所围,他率领的关宁军旁观后金军队屠杀蹂躏京师百姓,不发一兵,而后来袁崇焕下狱后,祖大寿更是自行退走!所以凌迟时京师百姓才会争啖其肉,可知百姓有多恨!百姓虽然不理解政治军事的复杂。但百姓能简单感受到和直接看到的是,你率领的人马为百姓做了什么?对百姓做了什么?百姓愚!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愚?
究其社会根源,袁崇焕之祸还是儒家“文官高人一等”思想在作怪!看看袁崇焕擒住毛文龙时诘问他的第一条就知道。袁崇焕说:“你有十二条该斩头的大罪,知道吗?按我朝祖宗定下来的制度,大将领兵在外,必须接受文官的监视。你在这边一人专制,军马钱粮都不接受核查,一该杀。”这十二大罪状按当时朝廷各官员将领的常态来对比看,严格说来,也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其实毛文龙似乎早就意识到了文儒集团对他的步步紧逼,曾通心疾首的说“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毛文龙,如明末天空划过的一颗流星,走了。
而据史料记载:时任内阁大学士的钱龙锡龙与刚上任的蓟辽督师袁崇焕有过一次谈话。
钱龙锡问:平辽方略如何?
袁崇焕答:东江、关辽而已。
钱龙锡问:东江何解?
袁崇焕答:毛文龙者,可用则用之,不可用除之。
另据史料探究,根据儒家的师承传统,袁崇焕科举时,算是董其昌提拔的门生。董其昌的朋友向毛文龙交易字画等艺术品时,因索要高价,曾被毛文龙轻蔑拒绝,因此向董其昌告状。董其昌后来因此向担任辽东督师的自己的门生袁崇焕进言说毛文龙飞扬跋扈等馋言,希望袁崇焕收拾,而四次科举落第后才不容易中举的袁崇焕在儒家主导的道德标准下,当然应该是要感念提拔之恩的了,所以袁崇焕才会在儒家“尊师重恩”的传统下跟毛文龙过不去。袁崇焕一上任,首先就指示把持沿海航运的东林党集团扣停了对皮岛援助的船运,使毛文龙深深忧虑惶恐。
究其祸端,就是儒家那点小算盘:文武之争。儒狗一般都是仁义道理挂嘴上,行为暗下行龌龊事。袁崇焕在杀了毛文龙后,到坟头哭祭毛文龙,说是杀毛文龙是因为公事,祭拜毛文龙是因为私人同僚情谊。我不竟感叹一声:好虛伪的儒仪!武人多豪直,认识到错误,多诚心改正,而文人多狡慧,有错误百般找由头掩饰。
有人之说毛文龙以功索饷,坐吃空饷,贩卖私货,该杀!试想皮岛孤悬海外,无民耕税收,无饷如何养军?明朝援饷更被沿海把持的东林党集团十之八九克扣盘剥,没有空饷和做些人参皮货生意,毛文龙如何补差缺?而毛文龙是否贪腐之人,史料如下记载:"毛将军揽外海外,遣妻子归故里,不载岛物产业奴婢,空空如也","死之日,室无赢财。钱塘仅有父宅一区,山田二顷而已。"
对毛文龙的援饷看似数目庞大,实则多半进了各级东林党官员和把持海运的东林党人的腰包。坐吃?毛文龙的那些战绩是如何来的?
而品行方面,且看毛文龙和袁崇焕如何对待魏忠贤,即可一知。
毛文龙不肯阿附魏忠贤,屯田主事徐尔一称赞他说:"当魏忠贤擅权,督抚节镇,称诵建祠者比比,而文龙耿介自守,不一濡足……可不谓今天下一奇男子哉?"
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并在奏折中称:"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谀辞谄语,不堪入目。
儒家的文武之争,是古代中国王朝败弱的根源,也是内部人自相残害的社会根源之一。所以我们今天要讲平等相待,尊重对方的特长。
如果毛文龙不死,或许明朝的历史走向会有所改变,袁崇焕的权力之争帮后金解决了大问题,清朝在修明史时该给袁崇焕如何定论,是不是会感谢一下袁崇焕,我不得而知。可能清朝竖立的忠臣模样,也许只是为了衬托崇祯的昏,来彰显清取代明的合理性。
袁崇焕的《临刑口占》是这样: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讽刺的是袁崇焕之前的得力部下,祖大寿,吴三桂,后来也成了清朝的开国功臣!
袁崇焕监死时,儒家倡导的功名仍然记心中,可惜他想不到的是,由于他的造作,勇将已经不能安然守辽东了。
也许,袁崇焕的心是跟大明在一起的,是真心想把叛乱的后金平息的。也许,袁崇焕是真想成为帮助大明挽救危局,光耀史册的英雄。可是事成不是仅凭心想就可以的,影响事件进展的主要是行为的后果。也许袁崇焕真心不是汉奸,但他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帮助了后金。可能也就是好人未必做的都是好事,好心却失策办了坏事。但判断事物事件影响的结果却是你的行为造成的结果,而不是你的出发点和初衷有多好。可能袁崇焕就仅仅只是一轻狂儒生而已!可能只是袁崇焕的格局太小而已!可能只是儒家文化那一点弊害而已!
什么?让一个书生的心变得如此狠!亲手就把同僚的脑袋砍下来了(袁崇焕亲手砍了毛文龙的脑袋)?功?利?如孔子上任鲁国大司寇七日后诛杀少正卯,还要暴尸三日!
功!利!儒狗心里只有自己,无别人!今天的先进理念: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包容!团结!协作!共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