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

作者: 露露爱文艺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10:59 被阅读0次

在我这样的西部小县城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虽然已经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但这种现象,直到现在也都还没被根除掉。

这让我不禁感叹:这样的封建毒瘤,不仅是对于女性的摧残,更是对女性的压抑!

很多女子,成为了生育工具。而且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养育负担,女性还怎么能够去挣脱这些世俗的枷锁,从而走向真正的独立呢?

不过,好在,这种现象在城市中,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中,还是没有那么的严重。

这让我不禁思考:这种封建愚昧的思想,还是需要我用笔付诸行动地写出来,以引得更多人的关注与反思。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同时,我也在深思:似乎这种贫穷,落后,封闭,愚昧的思想更多的充斥于乡村社会中。

这,似乎成为了人们对于乡村的固化的标签。因而农村人,无论走到哪里,都难免会被不友好的对待。

其实,反思一下,我的祖辈们,也都是农民或工人出身,我其实更没理对此抱有什么傲慢与偏见。

因为我的骨子里,还是有农村的影子,它如影随形参与了我的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的塑造,我不可能在骨子里对此深深的感到厌恶。

反观,现在人们对于农村的偏见,我想也是比较主观的、非理性的,甚至比自认为农村人的愚昧更加的凸显了人性的弱点——势利,以及崇尚钱权和富贵。

这一点,在以后真的需要注意一下。

虽然现实中,的确存在城市人比绝大部分的农村享有更加充沛的资源和人脉,不管从物质到精神生活都更加的丰富多彩,且充满多元化。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对此存在什么偏见。毕竟,我泱泱大国,惶惶五千年的文化自信,怎么可能少了农耕文化的加持。

正如陶渊明,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看多了繁华世界,以及世态的炎凉。仕途历经磨难的陶渊明,最终选择采菊东南下,我想更多的,是为了回归自然的本真和淳朴。

所谓大道至简,不是让我们所有人都守拙抱朴,而是最终回归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

一切世俗的纷纷扰扰,都只不过一场过往云烟,就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最后结局: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人生如梦,死时,如大梦初醒。

我深知。时间最宝贵的,还是生命,除了生死,天下无大事!

总归都会回归自然。名利和头衔,都只不过是过往云烟。

唯有爱和被爱的日子,值得永久缅怀。

所以,我们大家都是同类人,摒弃自己的各种傲慢与偏见,才能看到更加完整的人性,才能在包容中,学会共赢的思维模式。

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也更稳!也更加自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傲慢与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ir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