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几年前,我第一次和当时的部门领导单独外出,途中看见某餐馆的广告牌挂在了一联排房子的屋顶,她问:“怎么这个广告牌挂在这个地方?”我脱口而出:“大概是比较醒目吧!”
她转过头,一脸严肃地盯了我一眼,不悦地说:“你不要讲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结论好不好?”
我怔了一下,一时有点懵,不敢再贸然作声。
后来我和同事私底下分享这个经历时,她们安慰我说,那个领导本来就是一个公认讲话很挑剔的人,不用放在心上。
直到前段时间,拼多多上市的新闻被传得沸沸扬扬,我和Coast先生提起这个事,他说他和同事们也在看拼多多的产品,很多都是山寨品。
我问:“用户是谁?真的是传说中的大妈吗?”他说不知道,然后感叹道:“只能说还是有很多的供需关系没有被满足啊。”
Coast先生本身从事的就是电商行业,面对新兴的竞争对手,研究一通之后竟然得出了这么一个“吃瓜群众”的结论,令我大为光火。
我说:“你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却以一句泛泛而谈的结论把这个问题撸过去了,你这样怎么可能对商业有洞察力?!”
生气之余,我突然发现,这一幕好像似曾相识,就是几年前我觉得对我莫名其妙挑剔的那个领导。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她当时的愠怒。
——【二】——
我有一个朋友,结婚生孩子之后,和丈夫的感情不复从前。
她找我吃饭,向我倾诉她的丈夫在她生完孩子之后仿佛性情大变,回到家就躲进房间佯装加班,实际上是打游戏;对孩子不管不顾,家务事和照顾孩子都由她操心,即便如此丈夫还是有了疑似婚外的恋情。
列数罪状,她几度哽咽。虽然丈夫暂时回归了家庭,但她希望她的丈夫能够和她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无论是对家务事还是对孩子。说罢,她半开玩笑地说,让我教教她感情当中的相处之道。
我说,有个客观的事实是,男人和女人的情感体验是不一样的。举例来说,女人天性对孩子更有母爱,但男人可能反而一开始会觉得孩子夺走了妻子对自己的关注,并不一定像女人一样有本能的父爱。我问她:“你了解过你丈夫内心的需求吗?”
她未等我说完,便打断抗议:“我管他什么需求,他是孩子的父亲,他就应该和我一样去照料家庭,爱护孩子!凭什么女人要付出那么多,男人就不需要?……”
她忍不住又控诉起来,直到我说了句“这个男人真是逊爆了!”原本愁容满面的朋友,突然之间乐了,我继续说了几句她丈夫的坏话,她的心情瞬间转晴了。
我劝她更爱自己,她说她不能那么自私;我劝她从繁杂家务中抽身出来,培养一些自己的爱好,她说她就喜欢宅在家里;我劝她尝试创造更多二人世界,她反问我你知道一部电影要两个小时吗,我们出去了那孩子怎么办?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她如此执着于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她会因为别人与她同仇敌忾而如此开怀,为什么她宁肯维持现状也不愿做任何改变。
后来我终于意识到,谁会愿意承认,自己在失败的感情当中其实负有责任呢?谁会愿意承认,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和做的一些事情,其实是不正确的呢?
万物都有两面性。
当成年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自我主张时,虽然可以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寻找人生之路了,却又很容易因此而失去了年少时所拥有的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表现在行为和思想上,就可能是固执己见和故步自封。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私以为我是一个相对比较有个人主张的人,二十出头的时候常因此被前辈称赞说“有想法”,到了近几年,渐渐发现“有想法”过头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我发现我看的所有的书,都在佐证我的观点;我看的所有电影,都在论述我的思想;我听到的所有言论,都在说明,我自己的价值观是多么正确。
人总是趋向于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东西。
是这么回事儿。可是它有非常严重的偏差:一个人的思想,往往来自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有局限的,每个人的认知当然也是有局限的。当一个人开始陷入了执着于自我观点的陷阱时,他便切断了自己继续成长的机会。
村上春树在谈论“小说家”的概念时,曾这样回答:“小说家,就是以多做观察、少下结论为生的人。”
这句话对我来说,如醍醐灌顶。
在没有足够阅历的前提下,急于下结论,不过是重复一遍自己已经熟稔于心的概念,而完全没有从新的事件当中,汲取到新的养分。看似在不停地学习,但实际上却是什么都没有学到。犯过的错,也许将重蹈覆辙;走过的岔路,也许要继续将错就错。
这是多么可悲!
——【三】——
《论语》曰“三思而后行”,我觉得在当代社会,这句话可以再演化一下:“三思而后言”。
自从网络社会以颠覆式的速度发展以来,“思考”似乎变成了稀缺品,而“言论”变成了江河之中泛滥的藻类水华。
最近每周都在跟进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里面的主人公都很有个性,三对夫妻的相处之道也各有特点。小S来客串之后,对大S感慨说,觉得几对夫妻都很般配哎。大S说:“本来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但是开放的网络世界不会放过任何围观点评的机会:
“大S怎么那么矫情,汪小菲过得很憋屈啊。”
“福原爱和小杰是新婚,腻歪得要死,不具有婚姻代表性,过几年看他们还腻歪得起来?”
陈建斌是最近最有争议的一个,从最开始全民热捧为“充满童真的有趣的人”到最新一期因不愿做家务终于把怀孕的老婆蒋勤勤惹哭而一下子变成了全民倒戈的“只会打嘴炮,自由又自私的灵魂。”
我一个朋友看完之后,和我交换意见:“其实他们自己觉得挺好的,吃瓜群众瞎操心。”
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有趣,尤其是当大家开始炮轰“集齐了中国直男所有缺点”的陈建斌时,就如同在最开始炮轰“每天只知道莫名其妙地作”的大S时,很多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可以发泄自己在生活中积蓄已久的不满——攻击别人,不过是攻击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批判社会,来自于对自我的垂怜。
那不是评论。评论是需要做功课的,评论是需要有中立的立场,去消化和解析问题,最后出来的主张,是呈现了自己深思熟虑之后的价值观的。评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应当为社会发展起到正面的影响。
那是什么呢?那是发泄。
发泄是情绪化的,没有经过思考,全然条件反射,发泄是没有营养的。
结果是,个人充满了怨气,社会充满了怨气,却没有为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一点点解决的可能性。
正好今天看到入围了第十二届FIRST影展的纪录片《幸福定格》,台湾导演沈可尚在结婚一年之后,对婚姻生活有了疑问,用7年时间跟拍了8对夫妻,无一不是带着憧憬走进婚姻,却在后来的年年月月中发现和原来设想的不一样。
最后他自己也渐渐明白,婚姻更像是一种无可取代的伙伴关系,通过不断的对谈和沟通,了解彼此,共同成长,这才是婚姻的意义。
且不说他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世性,但对他自己来说,他找到了一把解开自己婚姻困惑的钥匙,这是来自深入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我真的很佩服这样的人。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上天赐予我们好奇心,说到底,人生一世,不就是来探究这个世界的吗?待在干涸的井底,觉得饥渴,不是跳出井底去寻找食物,却是不断地哀嚎:好饿啊,好渴啊,老天为什么不公平,让我来到世上却让我忍饥挨饿?
那些只会嚎叫饥渴的人,最后都饿死了;那些整天抱怨社会不公却不从自身找问题的人,最终也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更可怕的是,负面的能量,就像瘟疫,总是传染得很快:于是大批大批的人,都一边哀嚎一边饿死了。
——【四】——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
世界很大,并且存在着多元化。
探索这个世界,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观察,和更多的想象。
不要让低质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消耗了自己。
当你准备下结论时,先摒住想一想,是不是经过了客观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是不是还在套用自己一贯以来的成见,是不是下的结论问心无愧了。
很多时候,当你急于下结论时,意味着你也许又放弃了一个成长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