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华为曝出新闻,年龄35岁以上劝退,文章出自一位被劝的前员工之笔,这条新闻在行业内掀起腥风血雨,议论纷纷。
华为负责人在公开场合被问,回应时,既未否认也未肯定,只是告诉大家要努力奋斗。既然未否认,那现象肯定存在。
然后有人通过华为员工打听到可靠消息,确实是。
真够残酷。
华为员工大部分是通过校招进去,211,985高校。基本上毕业后最好的十年,大好的青春都奉献在里面。
2
但是外界无法置评,公司有自己的考量标准,考核利润,有阻碍发展的,肯定要丢弃。
为了走的更远,必须大刀阔斧,修剪枝枝桠桠,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活力,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任何时候,都是公司不养闲人,必须为公司创造利益,这是最基本的职场规则。
从员工角度,这么多年挥洒汗水,年龄稍微大点,就被打发。一切要从头开始,打江山,过往全部抹平。
这样的年龄就被轻视,职场瓶颈期提前来临。
看到那篇文章,人是低落的。
没有人永远在青春年华,都会面临年龄问题。各种压力困扰,职场升职加薪缓慢。
当它发生在同一行业内,如此接近,带来震惊可想而知。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说所有在这个年龄段之上的都会劝离。肯定有核心人物稳占岗位,起举足轻重作用。地位无可憾动,不会轻易动到。
有人在大浪淘沙中未被淘汰,却历久弥坚。
所以,应该做一棵果树,春华秋实,而不应该做一粒橙子,榨干了汁就被扔掉。
事情的真相很多不忍直视,假话才抚慰人心。
如果愿意,一直活在不接近事实的温柔乡里。
然后,不小心就做成了橙子。
成为果树的人,一早就知道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游戏规则,事物运行规律。
所以能爬到金字塔顶端。
3
我之前待过的一家公司,前两年在那个地区要关闭。
员工分成三部走,先劝离一批。接着一批,问是否要去其他城市的分公司。第三批,留下来,到附近的另一个分公司,在隔壁。
大部分人肯定都愿意直接到附近的公司。
但是,这不是自己可选可控的,名单都是排好,按着来。
三可以往一,二任意选。一,二不可以往三选,没有商量。
够直接吧,有人愁得把持续十年的肥胖症都治好了,狂瘦三十斤。
事情发生,没有人能够淡定平静。
曾经做出了哪些贡献,在某个项目上一人扛,加班至深夜回去,为了一个方案不眠不休,好像这些光环都不存在。
社会形势发展的这么快,如果没在一个位置,掌握不可被代替的技能,都很难说已经一劳永逸。
自以为很安逸,地位稳固,不会被撬动,永远是自以为的,其实,任何可能性都存在。
4
我们无法控制趋势,至少,要尽所能的完善自己,在大潮流发生时,不至于无应对之力。
怎样让自己不可或缺,提高价值
1>平台很重要
被讲大街的例子,一瓶矿泉水,在五星级酒店卖二十元,在杂货店卖一元。
就算手握金钢钻,天天在后花园挖泥胚,怎么行。
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平台,在年轻有时间有精力,吸收能力最强的时候,掌握公司内,整个流程,管理理念,专业技能。
如果是需要对外的工作,一个好的平台,是你报出头衔时,所能增加的最好的筹码,接下来的事,会顺手很多。
2>跟对人很重要
我一位朋友,她曾经有一位同事,标准的技术大拿,经常在全国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直接看西方原版领先技术类书籍,新技术新动向总是先人一步了解精通。还自己出了本行业内的书。
所以,你认为他,在公司,是什么职位呢?
说出来掉下巴的,普通员工,连个小组长都不是。
好在他一心钻研技术,似乎名利得失心也不重要。平时只是低头做事。
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待下去,后来是:被!离!开!
离开后,一个创业公司以合伙人形式高薪聘请了他,职场一路开挂,升任老总。
一年多后,公司竟然融资上市了。他占有原始股,暴发,身家千万。
真的,有时候并不是工作能力问题,跟对领导真是,真是,太重要了,
好老板助人,差老板阻人。
遇到贵人,助力你成长。如果你跟的是,压制你,阻碍你成长,不提供机会的,怕不怕被困死。
气场相投相冲的说法成立,要么是你时间不对,要么是空间不对。
碰到这类情况,果断点吧。
3>改变自己,适应形势
过于耿直,极少融会贯通,兢兢业业的良善之人,未必能够升职加薪。
老好人是被垫背的,会做的不如会说的。
不要讲,老板不瞎,你努力他自然看到,不升职是因为你不优秀。
是啊,他不瞎,他足够精明,才做到这个位置。
溜须拍马发家的老板必然也喜欢同类的员工,得承认,这类人还挺多。
如果你过于耿直,只会被安排在一个卖力的,吃力不讨好的位置上默默奉献。
老板门前的红人,必然安排一个不吃力又讨好的工作。
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公平,只是相对,甚至是不公平的。
是不是过于黑暗?
如果不相信,还没有深刻的认识,那是因为你太年轻了。
还没有走过足够长的路,趟过很浑浊的河。
只是我们是要相信,有这种情况存在,适当的改变自己,顺应形势,能够皆大欢喜。
把自己慢慢移到中流砥柱,举足若轻的位置上去,增加筹码。
如果一意孤行,只能是撞得头破血流。
4>认真耕耘,先努力起来再说
在任何时候,认真做事总是对的。
知道了很多道理,放在心里,心中有一杆秤,衡量对错得失。
给自己一个期限,在这期限后,如果你已经足够认真,付出,却没有任何回报。那,好吧,待的地方磁力场和你相冲。
能力已有提升,要寻求更好的平台,开始考虑起来。
5
每个人都是寒窗十几载,小时候,认真学习,想要得到老师家长的夸奖,等渐渐有意识时,知道学习是为自己,希望有更好的未来。
而在职场中,当然想许一个光辉灿烂的前程。
谁要当弱者,被随意支使,等别人来挑挑捡捡。热情被一点点消磨尽,而没有相匹配的回应。
不想奉献光和热,炭燃尽成炮灰,被随意丢弃,而需要在燃起的光和热中,能够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行突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