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这一学科目前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有点类似于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虽说现在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作为不用考试的一门学科,从现实角度出发,学生和家长对它的重视度还是不够高的。甚至于小孩的成绩有所下滑的时候,它也逃不掉替罪羔羊的职位。
其实,素质教育现在很多小学都在努力地去往这方面靠拢,学校举办各种活动五花八门,甚至于都有老师埋怨说占用了上课时间了。可是,这些活动都是为了活动去活动,极少是真正让小孩亲自去动手体验乐趣,大多都是家长的功劳。
那么现今的美术课堂会遇到什么尴尬的局面呢?低年级还是很感兴趣的,从中年级开始,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各种提要求了,提的最多的就是给他们做作业,你给他们做作业了,他们又要求上课。可见,美术课从中年级开始,当学生对美术课表现出兴奋,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个科目,而是喜欢自由。也就是说学生也不会用心去听你讲,他们也已经意识到美术课不用考试,不重要。
如何能让一堂美术课顺利开展呢?首先要静心。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只是玩玩,不用思考,所以他们等美术老师一进教室就是各种闹,一刻都不得安宁。其次,要让他们学会思考,懂得创新。其实,美术这一学科的涵盖面很广,但是很多学生家长不了解,因而都很反对学生画画。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想象的应用了。小学美术不需要把知识太过专业化,太专业学生抽不出时间去消化,因为现在的学生课下还有各种辅导班,时间自由度很少,能在课堂上消化尽量在课堂上消化,在专业上要求尽量不要太高,专注于他们的想象力。
想象力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像。有意想象通常是有目的的想像,例如你要设计飞机,你要创作主题画面,还有发明一个扫地新产品,这些有目的性的想像就是有意想象。无意想像就是指没有目的性的想像,通常是遇到某件事物忽然之间爆发出来的想像,也就是跟一些艺术家常说的灵感有点类似。
小学美术课堂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些学生喜欢自己画自己的,从来不管你今天课堂讲什么,要求画什么,创作什么,走进一看,他们其实也画得挺好的。所以,小编建议,以后小学美术课堂的习作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无意想像,这样学生的作品反而有很多精彩。
放松意识的控制,不要让无意识受到抑制
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状态是相互牵制的,当你的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考问题的时候,你的个人意识是非常强的。而当你完全放松自己,什么都不去想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处于一个松弛的状态,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才会达到无意识的状态。也就是说,人在清醒的时候意识控制着无意识,人在休息睡眠的时候,你的无意识受抑制的程度最低,睡眠中产生的梦境,就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意识信息的分解。
正如曾任美国美协协会主席说的:“在睡觉的时候,人的意识下降到了一种较低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生活的情景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呈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含义丰富的形象呈现出来的,睡觉在所有的人身上唤醒的创造性想象力都会使人惊叹不止,而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时,也正是依靠了这种潜伏在深层意识中的绘画语言能力。”
是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著名的诗人在刚睡醒的时候,或者是在喝醉酒的时候做出来的诗格外的好,甚至于成为了千古绝句的。那是因为睡觉的时候和喝醉酒的时候,人的意识开始下降,那种无意识的状态一上来,之前积累的知识就像泉水一样喷涌出灵感,这是在认认真真思考的时候没办法做到的。
这也可以称之为潜意识吧,当你个人意识松弛,你潜意识就会慢慢出来。例如英国诗人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就是梦境的作品。他本来嗜鸦片,有一天喝醉在椅子上睡着了,临睡前在一部游记上读到一句话:忽必烈汗令在此地建一座皇宫,并且修一个堂皇的花园。”于是,他在熟睡中梦见自己根据这个典故作成了两三百行诗。醒后马上记下来,写到数十行的时候,忽然客人来访,思路打断,梦中记忆已经模糊,不能续写。
我国的著名诗人李白,自称是酒中仙,喜欢在酒后写诗。他自己清楚自己喝醉酒以后会写得更好,也就是说他自己也已经知道无意想像的作用,还懂得如何去调动它。
综上所述,无意想像通常是在睡眠和醉酒的时候最容易被启动,平时是不轻易被启动的,正常人都会观察思考,真正让大脑放松的状态就是在睡眠和醉酒时。
那么回归到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无意想像呢?课堂上不可能让学生睡觉,也不可能让学生喝酒,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引导?
用正念法控制课堂纪律
美术老师进课堂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欢呼雀跃的尖叫,压都压不住。就像是被压抑许久的脱缰野马,难以消停。他们都认为语数英实在是太苦了,终于等来一节放松一点的课了。但你身为老师还是得传授知识,不能跟着他们胡闹。问题是看着这么喧哗的课堂,你讲的东西有人听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时候可以启用心理学里面的正念法,帮助人放松和集中注意力。
刘勰在《文心雕.神思》中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
意思就是说人在酝酿文思的时候,要做到内心虚静摆脱杂念,疏通心中阻碍。这就是做到了无意识状态了,首先得让学生做到心静。而心静又跟闭嘴不一样,而是一种清空杂念的静,让你此刻眼里只感受到一样东西的感觉,其他的什么都与你无关。
上课时利用三分钟的时间做这个练习,可以是听觉训练,也可以是触觉训练,更可以是视力训练。打个比方,你准备一段铃声,铃声的声音间隔设置一下,每间隔几秒发出“叮”的声音,再间隔几秒发出的是重复好几声的“叮”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渐渐发生的变化,这样能有效让注意力集中。那么此刻意识正处于松弛的状态,更有利于学生在美术创作时融入无意想像。
当然,这个时候一定要趁热打铁,学生好不容易将意识松弛下来了,那么就要对你的课程内容进行一个衔接,教师挑的训练内容最好是跟今天的课程内容稍微有些贴近的。
比方说四年级下册有一课叫《小桥、流水、森林》,里面其中有一幅画是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里面没有看到青蛙,只看到蝌蚪,为何会有蛙声呢?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趁着刚刚的听觉训练,继续播放青蛙叫声和流水叫声,让学生选出最符合这种声音意境的一幅画,小孩子都是很敏锐的,他们也很容易明白到底那幅画才是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紧接着去传授关于这幅画的更多相关的知识了。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注意力掌控在自己手中。
不过,刚刚也说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是互相牵制的。就好比你想一道数学题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来,后来你放下了,出去走走,忽然你又想出来了。这并非是思维的偶然爆发,而是你前期为思考这道题想了很多办法,意识控制着无意识,根本找不到突破口。后来你出去玩,自我意识放松了,你的无意识不受控制了,潜意识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你就又想出来了。也就是说你前期是要储备信息的。
小学美术课堂也一样,要创作出好作品,小学生的想象力还是有的,但是你得画出来,而且要有内涵,要拿去参赛,仅仅依靠正念也没有用,所以,必须在课程模式上进行一个调整。
理论+临摹+创作的课程模式
小学美术课通常会比较轻视理论课,这理论课也并非要学生学些多么深奥的专业理论,只是要求学生了解下美术史,还有了解一些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等。这样他们的脑子里面会有存储信息,以便日后创作的时候可以激发到无意想像。另外,动手能力也很重要的,有好些学生只会想不会画,也有好多理论说老师不要画在黑板上画出来,这样会让学生模仿,降低他们的创作能力。
但是创作也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美术还是需要有临摹,就像学书法一样是要有临摹期的。
个人建议,课程设计最好是3+1模式,一条路,三个步骤一个主题。首先你为一个课程订立一个主题,比方说传统纹饰设计,那么首先要传授一些关于传统纹饰的理论知识,欣赏一些传统纹饰的图案。接着,就是临摹,临摹过后开始创作。三个步骤分三节课完成,完成后交作业。慢慢地让学生学会一种思考的习惯,让他们知道,美术里面的评价从来就不是1+1=2,让他们放开去想,放开去做。
只要用心,学生们的无意想像还是很容易被激发的。关键是他们乐不乐意去做而已,要想让他们乐意去做,首先得让他们静心。当然,还有 很多问题是有待解决的,例如学生不带工具,学生不听指挥等等,这些只能自己在实践中慢慢去磨合了,毕竟经验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结语
小学生的想象力本来就丰富,要让他们做到出作品,还是需要花点心思的。关键是要让他们肯配合,如何配合,这又是下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了。这里先以讨论激发创造力为主。不知各位小学美术老师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呢?欢迎在下方柳岩讨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