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两百五十四天
经过这么多天的介绍,相信我们已经能够了解到训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因此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无所不能的时候,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陷入另外一种局限中。
当你提到批判性思维的时候,你就要永远意识到自我存在的局限,包括批判性思维,本身也是有局限的。最常见的局限主要有以下两种:
1、批判性思维不能帮我们打开视野和格局;
想要打开视野和格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吸收更多的优质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批判性思维只能帮助我们判断知识是否优质,却对于如何获得更多的知识,帮助不大。
就像前面说的,批判性思维者的思维方式就淘金式思维,淘金的整个过程就是不断筛选,把沙子、小石子等杂质都去掉,最后捞到金子。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断提问、不断甄别信息的真假、不断更新,最后再判断出这个知识是否能够充实自己,这个信息是否对自己有用。
但是,想要捞到更多的“金子”,只有我们尽可能多的挖几把下去,将挖的总量提上来,即便沙子、石子很多那也无妨,多筛选几遍还是能捞到金子。
所以,拓展知识面的最根本方法,还是需要大量吸收外界的信息,无论最终结果好坏,先收集了再说,事后再慢慢甄别。
2、批判性思维不是一个完备的思维系统;
所谓系统不完备,就是当你发现到这个系统内存在某个问题的时候,却没办法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去解决它。
这其实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
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都属于神学。但介乎这两者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就是哲学。
套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物理的尽头是数学, 数学的尽头是哲学, 哲学的尽头是神学。也就是说,大部分系统,总会有它自身解释不了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另外一个系统给予帮助。
而批判性思维的不完备性,主要体现在它只能评判思考,却没有办法构建新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就好比现在的司法机关,能够评判出一段思考,一个观点是否合理自洽;但是,想要产生一个新的观点,新的思考体系,那就是立法机关负责的了。
我们的认知体系仿佛有无数个中转站,而怀疑、批判就是到达了每一轮认知的中转站,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我们能够多快地到达这一轮的中转站,但想要从这个中转站继续出发,也就是对我们的认知系统进行升级,现有的批判性思维就帮不上什么忙了。
简单来说,想要认知升级,批判性思维是比不可少的;而拥有批判性思维,认知却不一定能够升级。
这就需要我们试着冲破现有系统的局限,多去观察当前看不到的事实,多去思考当下理解不了的问题,不断补充我们现有认知系统中所缺乏的东西,建立起一个更新过的知识体系。如此螺旋上升式地循环往复,你的认知系统,才能紧跟、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