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领导的指示要我们几个老教师做好引领,为新教师做好榜样,无论是课堂流程,还是课堂上的细节安排方面都要做好示范。因此,突然感到自己的肩上的重担又沉了一些。可能是心里边儿感觉肩上的重担重,也可能是急于求成,于是对学生的期望就很高。
那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我高高兴兴的拿着自己制作的自以为还比较不错的课件走进了课堂。首先是孩子们的free talk,可能是孩子们比较紧张,第一次面对那么多的听课老师,简直是一团糟,和平时比起来简直是......我当时就很恼火,用非常非常严厉的语气说道:go back。孩子们怯懦懦地回到了座位上。当时的课堂气氛就非常的紧张,我感觉当时孩子们都进入到了非常紧张的状态。接下来的跟学,孩子们也是不敢吭声,只有领读的时候才敢跟着读,(虽然说课件非常的吸引人,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旅游时候的照片,班里同学的照片,还有班里同学的全家福,有同学的双胞胎弟弟等等。)不用说下面的各个环节,孩子们都是在那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下去学习,展示的时候错误百出。再加上我对那节课的容量设计得也很大。效果可想而知。
后来评课的时候同事们对我这节课进行了分析,帮我把那节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分析了一下。就是因为在那节课孩子们一开始free talk的时候我就对他们的展示做了否定,而且是非常严肃的做出了否定。让孩子们都处于了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敢说话,生怕出丑。再加上我的大容量的设计,整节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后来我在看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明白:人只有在松弛自由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灵感和思想的火花。怎么才能让学生有松弛自由的状态呢?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中心。一切为顺应学生的成长而设置。只有学生感觉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才会放松下来,主人是不紧张的,只有客人才紧张。另一方面,我们总想让每一堂课都实现最大的容量,都实现最有效率的利用,就好像在一块土地上,我们要把它全部都种上粮食,不要一根草,不要一点其它的杂物,恨不能24小时都给它施肥。这样做最后的结果不是丰收,而且烧苗。
以后努力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再让她们成为我手下的道具,不再让他们成为群众演员,不再让学生感觉课堂就好像是教堂,讲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努力地做一名不“烧苗”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