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也是需要智慧的 | 做善事也是需要智慧的 | 做善事也是需要智慧的 |
---|
南怀瑾说:“‘为善无近名’,中国的文化,不只是《庄子》这么讲,诸子百家都是如此。中国文化讲做好事,有四个字,叫‘阴功积德’。我们当年所受的教育,这个道理灌输得很多,做人一辈子要‘阴功积德’。阴是暗,偷偷做好事,别人不知道,这才是阴功,真正的阴功才是真正的积德。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为了让人家去表扬,为了让人家叫我们好人,而让他们看到我们做善事,那就不算善事。”
南怀瑾讲了《聊斋志异》里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读书人,做梦时接到通知,叫他立刻参加考试。他到考场一看,上面坐的主考官是关公。中国人对关公素来都很尊重。关公发下题目,他就做,卷子里有几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就是说,一个人有心地去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或表现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却没有什么值得奖励的。又例如,有一把刀不好用,你将其随手丢掉,而不幸伤了人,不是存心要伤害他,这虽然是一件坏事,却也不该处罚。
关公当场阅卷,拍案叫好,而后命令他马上去做城隍,就是阴间的地方官。这个读书人一想,糟糕!那要死了以后才能做,只好向关公请求,道自己母亲年事已高,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若自己马上去做城隍,母亲谁来孝养呢?关公一听,觉得他有慈心,便命令秘书查寿籍册,看看他母亲还有几年阳寿。秘书一查,还有九年阳寿。关公说,等你九年,那地方的城隍先请主任秘书代理。这个故事说的是“为善无近名”的道理。
南怀瑾说:“‘为善无近名’,就是叫你不要逃避,真为善,不求名利,也不要为了因果报应。拿历史的经验来证明,历史上的忠臣、孝子,很多故事足以启发我们,他们的人生做法,‘为善无近名’的太多了。我常常碰到宗教界的一些朋友,他们觉得自己做了好多善事,磕了好多头,拜了好多佛,念了好多经,天天到教堂做礼拜,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会死掉呢?常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答不出来,只好看看他,没办法答。这种心理就是‘为善近名’。”
做好事是好人的具体行为表现,能善其心,慰其心灵;做好人则须注重社会效果,即做了好事,必须让人们认为你是好人,必须收到好的效果,从而让人们纷纷效仿。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做好事须把握尺度,不能过头,这是因为你需要留有发展空间,以免把好事做绝,到时若是发出“好人难做,好人没好报”的哀叹,就会让想做好事的人裹足不前。
古代有一个姓胡的商人,非常乐意给乡邻一些帮助。有一次,集镇大旱,许多人家都没有吃的,而他家储备的粮食比较多,于是,他就带着儿子和佣人一起把粮食拉到了集市上。
他的儿子下了马车以后,看到了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男人,顿时动了怜悯之心,转身就去拿了马车上的粮食,向男人走去。
“你要干什么?”他的父亲大声呵斥,“放下!”
他的儿子愣住了。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生气,他们来这里不就是要做慈善的吗?
只见商人朝那个男人说:“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粮食,你能帮我们搬下来吗?我们会付给你报酬的。”那个男人迟疑了一会儿,便答应了他们。很快,一马车的粮食搬完了。他的父亲拿出半袋粮食给他说:“您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这半袋粮食是您的劳动所得。”那个男人高兴地接过了粮食。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衣着寒酸的妇女。商人说:“一会儿我们还有粮食要拉到这里卖,你能帮我打扫一下这块地吗?当然,我会付报酬的。”那个妇女听了喜出望外。很快,这位商人根据路人的情况,用不同的说辞,让大家为自己“帮忙”,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报酬”。
他的儿子看着这些若有所思。晚上,商人对儿子说:“这里的人现在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因为你轻而易举就把东西给他们,让他们失去了尊严,那就是你的错!”
人都是有自尊的,不因贫困和富足而改变,况且,生活的重压会让人变得更敏感、更脆弱。所以,我们要真心关爱受助者,不但应帮助他们解决物质上的贫困,还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不要一边让人从物质上受益,另一边却从精神上伤害他们。
有位哲人说:“施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不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却践踏他们的自尊。”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