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个孟加拉的客户聊天,这个客户是在免费网站上开发出来的,客户的采购信息是在四五年前发布的,我当时只是按照免费网站提供的邮箱给客户写了一封比较简单的开发信,仅仅只是想测试一下这个邮箱是不是有效果的。
没有想到没过多久客户就回复了邮件,因为当时在忙别的的事情,想着晚一会再回复客户,可能客户等不了,直接打来了越洋电话,可惜我没有接,这次不是因为忙,而是我以为又是一些国内人伪装成老外打过来的虚拟骚扰电话,随后看到了客户在whatsapp上的留言,说是刚刚收到我发的邮件关于某个产品的,希望可以回复一下。
添加上客户的联系房事后,询问客户采购的产品的数量以及规格,客户说他们一直是在日本选购这个产品,然后我本能的反应:难道日本那边价格便宜?客户哈哈大笑说,我们在乎的不是价格,是品质,日本的质量相对来说要好一些,接着询问关于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也只能坦诚的说,我只是销售,不是技术人员,如果有使用上的技术问题,我可以帮您询问一下我们的技术人员。之所以这样回复一个是自己真的不怎么懂,另外一个是担心客户可能是来套技术的。
之前就遇到一个客户,要了某个产品的样品后,回去询问操作步骤和检测方法,询问完检测的方法后又开始询问生产产品的机器类型以及型号,我当时回复说:没有客户像您问的那么仔细,
客户直接说到:我是想要自己生产这个产品,因此才跟你们要样品,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我就可以在自己国家生产,更能节约成本,然后还恬不知耻的询问:你是否能够帮我询问一下你们技术人员关于生产的更详细的信息?
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客户是来采购的,有些客户是来询问技术的,还有的是纯粹来占便宜的,有的不仅占了便宜还卖乖,就如这个要来免费的样品后还想套技术的客户,要的那是理直气壮,光明磊落和理所当然。
可是客户却忘记了,我们是生产这个产品的,把技术告诉你之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呢?他可能太在乎自己想得到的而忽略了供应商的感受。
鉴于以往的经验,我直接询问客户,我说我到现在还不明白您是要采购我们的产品还是想知道生产的过程工艺自己要生产?
孟加拉客户说我是想要采购产品的,只是你们的产品没有在我们类似的产品上使用过,而且也不知道效果怎样,因此我想核对一下生产工艺是否一致,质量是否稳定。
在以往的认知里,印巴孟的客户通常都是更在乎产品的价格,他们上来是先大刀阔斧的把价格往下砍几刀然后才能进入正常的合作,如果价格不合适,基本上消息发过去就是有去无回的,
但是这次遇到的这个客户,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询问价格的问题,而是在产品的品质上进行确认,比如拿过什么国际认证,是否往他们国家销售过这个产品等等?
所以您看即使是一些印象不怎么好的国家也存在比较看重品质的客户,因此,尽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客户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