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老人讲述的六十多年前的往事。
老人当时还是个孩子。那天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日本鬼子把村子包围了,区委干部和区小队来不及走脱,都混在群众里面。
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村子,全村近五千人中,有一千多个孩子。日本人选中了突破口,他们拿出很多糖果,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地给,吃吧吃吧,米西米西,随便指指哪一个不是这村子里的人。
一千多个孩子,没有一个接糖。把攥紧的手掰开,把糖硬塞进去,手像推火炭一样把糖推出来,又重新紧紧地攥上。鬼子的糖,掉在满是灰土的地上。
后人们问老人,当时你们昨就那么大胆?真的一点也不怕?老人说,咋不怕,谁也不是铜浇铁打的。可那糖不能接,一接,就成汉奸了。
老人没多少文化,不会升华夸张,也不会形容比喻,讲起来平平淡淡。他和他当年的伙伴,没有谁认为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没有谁觉得自己是个英雄。他们凭着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道德观念,凭庄稼人做人的直觉,得出一个朴实无华的结论:“一接,就成汉奸了。”这种道德的感召和威慑是如此强大,以致狂吠的狼狗、上膛的三八大盖和雪亮的东洋指挥刀都无可奈何。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54331/16ab50260494193e.jpg)
老人偶然想起了这事。想起来,就顺便讲了。想不起来,便也没什么可讲。一切那样顺理成章,平淡无奇。他一辈子也没有想过,这事应该让那些写书的、写电影的知道,应该上书本、上电影。写书的、写电影的也没有哪一个知道,那个穷乡僻壤无人知晓的小村子里,人们每每为银幕上演出来的壮举惊叹不已、钦佩不已时,却无一人觉得身边有什么事情值得闹个沸沸扬扬。
六十多年过去了,在邯郸西部山区那个叫北贾璧的村子里,当年的孩子都长成了与他们父辈一样的庄稼人。看看电影电视里的英雄、比比那些争金夺银的各路健儿,庄稼人也许会觉得心里惭愧。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曾为国家拿过一次冠军、争得一次脸面。他们不知道,正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在大山一样铸造着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灵魂。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是英雄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