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不管他设想多巧妙,都不能取代教师的个性。
生活使人们幸福,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教育的艺术和水平在于要善于通过受教育者的形象看到自己,通过我们从小培养起来的有思想、有感觉,有体验的人看到自己。
一个人的教养不仅是他的知识,而且是他这个人的多方面的总形象,教师个性的教育力量就在于和取决于他身上,把教师和教育者有机结合的程度如何?
热爱自己学科的教师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他不仅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实在的知识,而且唤起他们的求知思想。他们把自己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看做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智慧、清晰的脑力、根深蒂固的求知欲望和需求留给另一个人。
如果把学习局限于课堂,课本,家庭作业等等,那我们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知识也不会起到教育作用,只有课后学生身上燃起无数热烈未知思想的火花时,知识的种子才能破土而出,茁壮的思想幼芽。
因为教师如果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灌输一些死的知识,就会严重阻碍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能力只能有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有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有才干来培养。”
好教师是从在课桌旁当学生时开始培养的,有能力人气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火花的,只是那些热爱同和具有最大的教育智慧的人,这种教育智慧就是,善于在青年心灵中不断积极做好的愿望,想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的愿望,以及对自己应有的自尊感。
青年教师,建议每月买这三种书籍:
1.关于你所教的基础知识的那门科学的书籍
2.关于作为青年楷模的那些人的生平和斗争的书籍。
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和男女青少年的心灵的书籍。
你要用心理学书籍来充实自己的,教育者应当是受教育者的知心人。
要进行教育,首先是要关切的,深思熟虑的,谨慎小心的触及青年人的心灵。
教师的情感修养
教育者首先有关心的事,就是使儿童的心灵对于别人内心发生的事抱着敏感的关心态度。
学校里人们的每句话都应当渗透高度的人道和同情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蒙上恐惧的阴影,学校里不应当有恐惧症,如美和丑,不应相容一样。
真正的教育者向来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忧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老师。
“将心比心”!孩子的心灵是纯洁高尚的,老师真诚对待学生,用爱心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孩子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他们会更加信任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