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已是年逾古稀,在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头的黑发像罩了一层白霜,一双大眼睛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弓腰弯背步履蹒跚行走的情景画面。
但是陈大哥虽然已进入这个年龄段,看上去却仍是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走起路来如疾风般快。用他的话说:“这一切都归功于天天跑步的结果。”
他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不太浓密的黑发中间夹些许银发,方圆胖乎乎的面庞,古铜色发亮的额头下面,两条弯弯的眉毛,一双细长的眼睛,那面相就像一尊弥勒佛。
陈大哥只要一谈到跑步、双手倒立、马拉松,总是那么津津有味,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着,兴奋的像个小孩似的。
他说:跑步是穷人的运动,随时随地,抬腿就有。
有档次的人——搞一些游泳、网球的事。更有档次的人搞的是高尔夫、芭蕾这些更有档次的事,都挺好,都健身。
但咱搞不了高尔夫,就挑省事的办。总路线方针有四个字:“多快好省”。高明!跑的圈要多,速度要快。身体好,花费省,除了费鞋费袜子之外,跑步啥也不费。好项目跟腿挂钩,不跟钱挂钩。
跑步,让退休后的陈大哥忘记了自己真实年龄,像年轻人那样热衷上了马拉松赛。暮年壮心风光好,怡然从容夕阳红。
只要全国各地有马拉松赛,总会第一时间积极踊跃报名参加。中签了,就提前几天过去,在举办赛事的城市游名景拍照留影、品当地佳肴。待到完赛时不忘在拱门处来个poss,喜悦涌进了他的心中,心仿佛荡漾在春水里,脸上乐开了花。
一人乐不如众人乐!这也是陈大哥的口头禅。爱分享的他,迫不及待地把风景照片分享在跑吧群,看着他用心拍下的一张张精美风景照,让我们这些没时间报名参赛者一饱眼福,同感身在其境。
真可谓:“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
一件事只有抵达心灵的时候,这件事才值得做,才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否则就叫“装”。举举例子吧,啥叫“抵达心灵”。
比如:爱情。
比如:科学家作研究。
比如:孩子们用蜡笔画蓝天白云。
进入状态之后,这件事才值得做,才能够坚持不懈地做,才不装。跑步和世上其他美好的事情一样,肇始于内心的需求,其次才是毅力、坚持的事情。
然而,跑步多多少少还是需要一点毅力。“毅力”是老百姓的话,学术话语叫“意志力”。
纵观天下爱跑步者中不乏许多成功名人。
尤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为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什么》这本书让广大中国跑友记住了村上春树这个名字,而很多人正是受到这本书的影响才开始跑步的。
1982年,村上春树开启了自己的职业作家生涯之旅,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长跑生涯。到如今已经坚持了三十余年了,也参加过大大小小几十场马拉松比赛了,其中包括波士顿、纽约这样的大型赛事。
还有美国前总统布什、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万科总裁郁亮、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
名人与跑步的“化学反应”来自于他们与运动之间的纯粹关系,也来自于名人效应的辐射,令跑步变得更精彩有趣。
无论名人还是平民百姓,寄情于跑步最初之衷,莫过于是为了健康的身体!它的价值远胜过声望和财富。
而跑步,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人生莫如草发一春,看得越重心尤沉重。把身体放轻 让脚步放缓,寄情跑步,怡然自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