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哉,我先秦散文》系列第五章 《左传》3:三大谜题
文/杜豆豆
古书魔力
但凡任何一本古书,总有些神秘的魔力。
这种魔力,是因为它们有上千年的历史,总会有诸多因时间流逝而不可考所带来的各种谜题。这些谜题,让人不免做出各种天马行空的猜测,因而也就更加增添了这些古书的魅力,令一代又一代的人沉迷其中。
《左传》也是一样。左传有三大谜题,千百年来被人争论不休。
这三大谜题就是:《左传》的作者是谁?《左传》和《春秋》到底是什么关系?现在流传下来的《左传》是后人伪造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三大谜题。
1
版权问题,向来就很敏感。更不要说《左传》这样的稀世珍品、国之瑰宝。
《左传》的作者是谁?
通常,我们都认为左传的作者就是左丘明,但是也有后人对这一认定提出很多疑义。
关于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等都认为是左丘明作的,并且在他们的著作里证明过。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即《春秋》),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也就是说,司马迁认为孔子先作《春秋》,左丘明恐怕孔门学生走失孔子原意,因而作传。《左氏春秋》是以春秋为蓝本,并采用了其他一些列国的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
还有西汉的严彭祖,他也曾在《孔子家语观周篇》中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孔子和左丘明都在鲁国当过史官,是惺惺相惜的一对好友。这段话表明,两人曾一起跑到周太史那里研究历史,回国后,两人都写了书,孔子写了《春秋》,左丘明写了《左传》,而且还相互呼应,“共为表里”。《春秋》写了17000多字,《左传》在字数上是《春秋》的10倍多。
后来,桓谭的《新论》、班固的《汉书》、王充的《论衡》等,都是同一说法,说《左传》是左丘明之作,而且左丘明是和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
2
但是到了唐宋以后,就常常有人怀疑,左丘明到底有没有作《左传》?有的人甚至认为左传是汉代的刘歆伪造的。
有一种说法是,刘歆当年在密阁修书,密阁也就是皇室的藏书楼,整理古籍的时候看到了古文《左氏春秋》,非常喜欢。但是,最早的古文《左氏春秋》,不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一样,古文古言太多。于是,刘歆就重新整理,引传文来解释《春秋》,加以创作,让“章句义理备焉”,然后命名为《春秋左氏传》,并把它与《公羊》《谷梁》并列为同是解释《春秋》的“春秋三传”,建议列为学官。没想到,他的提议遭到了今文博土们的反对,刘歆一生气,挥笔写了一篇《移太常博土书》。书中提出:今文经简编错乱,多有残缺。古文经从旧藏取出,真实可信。将古文经列入学官是“辅弱扶微”。结果,引起两汉儒生围绕今古文的问题,争论了100多年。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我们所熟悉的康有为,他在《新学伪经考》里提出,《国语》和《左传》是原来是一本书,是西汉末被人从《国语》中分割改编出来,拿来压倒当时的官学公羊、谷梁二家的。这一说法,得到了梁启超、胡适等人的支持。但是也有很多学者,认为这简直是一派胡言,《国语》和《左传》两本书文体完全不同,叙事详略文笔差异很大,根本不可能是一本书里分割出来的。后来,争来争去,这一说法最终还是被抛弃了,
除了这些说法,还有其他很多说法,比如有人认为是战国时吴起的著作,有人认为是子夏所做,有人认为是多人集体创作后用了左公的名字在上面而已,还有人怀疑“左氏是楚史倚相之后",也有人说非孔子所称的左丘明,而是另外一个同名者。总之,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各呈其说。但到底谁的对,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定论。
既然没有定论,暂时我们就只能尊重最早的提出者司马迁的意见:《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
3
虽然作者是谁,异议还很多。但对于《左传》的真伪,近些年倒是很有进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左传的成书年代也是经学史上一件被很多人质疑的事情。很多人怀疑《左传》不是孔子时代的产物。
比如,徐中舒先生认为《左传》是子夏的再传弟子写的;章太炎认为,是吴起写的。他俩的共同点,都认为是在战国初期。姚鼐、顾炎武,还有现代学者沈玉成则认为,《左传》成书是在战国中后期,是历代学者相传,多人集体创作最后形成的一部著作。而疑古派和金文学家多认为,《左传》的成书,应该在东汉,是西汉末年的刘歆改编的。
后来这一问题终于稍有眉目,因为有了文物旁证。
战国楚简,浙大考古与春秋艺术博物馆一批被盗卖到海外的战国楚简,2009年被浙大的校友出资购回,并藏入了浙大考古与春秋艺术博物馆。这批战国楚简初置于一个木胎漆盒内,印迹斑斑、长短不一,上面记载的《左传》内容,和现今流传的《左传》内容基本一致。这一文物发现,终于首次证实了《左传》的成书时间,至少是在战国早期。
现今学术界认可的普遍看法是,《左传》的著者也许不一定是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但《左传》不是一部伪书,是写定于战国初期,最后的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
4
《左传》和《春秋》的关系,也是个说法不一的千古疑案。
第一种说法,认为《左传》是史传。
比如说,东汉有一个学者桓谭,他在《新论》里面就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也就是说,如果没《左传》,大家只看《春秋》,就算圣人闭门十年来研究,也搞不明白里面写了什么,但是有了《左传》,你不是圣人也能够很快了解。
后来司马迁、杜预,包括现代的学者杨伯峻等等,都是这样的看法,认为《左传》和《春秋》是内容传承的关系。《左传》以史实证明了春秋不仅仅只是“微言大义”。同时,《左传》补充了很多春秋里没有的细节,订正了春秋的记事错误,对春秋笔法做了说明,还增加了一些没在春秋经文里的内容。
第二种说法,认为《左传》是独立的一本书,跟《春秋》没有关系。
比如,晋人王接说:“《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公羊》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于文为俭,通经为长。”后来清人刘逢禄、皮锡瑞都认同这一观点。
还有第三种说法,认为《左传》不是史书,而是传《春秋》的著作。
这种说法认为,春秋时期实际上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但《左传》并没有描述,如果是一部史书的话,这些重大事件《左传》怎么可能会忽略呢?显然,《左传》是完全按照春秋的经文来写的,所以“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在内,都是《春秋》之传,是拿来解释《春秋》经文的。只不过《左传》重在史实记事,而《公羊传》、《谷梁传》则更重义理议论而已。
《左传》这三大谜题,吵吵了上千年,还在进行中。姑且让我简单总结一下吧:
《左传》的作者是谁?既然没有反证,我们还是听司马迁的,认给左丘明吧。
现在流传下来的《左传》是后人伪造的吗?还好出了个楚简,说明它不是伪作。不过孤证难立,还有待更多旁证出现。
《左传》和《春秋》到底是什么关系?说法很多,都有道理。不过倒是有个共同点,至少它们是亲密关系。
有“谜”才有得“语”。
没了这些搞不清楚的神秘,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岂不是无话可说了么?
有“谜”才有得“语”(未完待续)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关注我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谢谢!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