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共读第五章《感受的根源》第一节: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有时候,我们会生气,或者愤怒,或者高兴,或者愉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
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会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行为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感受。
举个例子:孩子在玩手机,甚至已经两个小时,我们可能会不快,甚至愤怒。为什么会愤怒?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孩子玩手机,实际上更是因为我们不想让孩子玩手机。我们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产生不悦!
我们的期待是孩子能够自律,孩子玩一个小时就自己把手机放下,孩子能够主动去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我们的期待有很多,当我们的期待完不成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不高兴。
所以,有时候,会直接跟孩子说,你去做作业去,或者,责怪孩子,你怎么不去写作业?甚至威胁孩子,你再玩手机我就给你没收了?
但这些方式并不符合孩子的期待。
没错,家长有期待,孩子也有期待。
孩子期待能够把这局玩完?这局输了,还想再来一次。
或者孩子期待自己的父母能够跟自己好好说话,把自己当成一个问题大人,而不只是当成一个小孩去命令。
还有很多可能……
但是,如果父母没有达到孩子的期待,孩子也会不快。
如果孩子还小,自然会很顺从,但当孩子逐渐长大的,他们会开始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亲子关系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被激化,这就是矛盾的产生。
同样的,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解构夫妻关系,工作关系等各种关系产生的矛盾。
那我们如何沟通呢?
不把责任归咎于对方。
而是归咎于自己,并且发出请求。
归咎于对方,会激化矛盾,长期归咎于自己,自然不会让对方不满,却可能让我们陷入自责当中。所以,我们也不能老让自己不高兴。那就要发出自己的请求。
而且是明确的请求,只有当我们给对方一个明确的请求之后,至少对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在他的条件允许情况下,他会去做,我们的目标也会逐渐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