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变,越不变”的思维方法论中(越变,越不变),要想真正地解决问题,需要先了解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的概念。
第一序改变指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不过从一个状态切换到了另一个状态。
比如空闲时间我一直玩,不写文章,快到交稿截止日期了,才开始写。
比如一辆汽车是停着的,现在我把它启动了。
这些都是第一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指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比如我要变成一个自律勤快的人,每天固定时间写完文章,再去玩。
比如我们把汽车零件拆下来,改造成一艘小船。
这就是第二序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实现的是第二序改变,也就是改变我这个人。
但是我们却往往使用第一序改变的方法。
新年伊始,我们要制定计划。
到了年末,计划没完成,怎么办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制定新的计划。
年初制定计划,这是一种改变。
但每年都要制定计划,这件事情是不变的。
我们为了解决问题而付出的努力,恰恰在更长期的维度上,成了维持问题的原因。
要想真正地解决问题,就要促成第二序的改变。
那么第二序改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改变:问题形成与解决的原则》这本书介绍了第二序改变的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第二序改变的使用范围,针对的是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那些循环出现的问题,会有一个习惯性的解决方案。
比如上面提到的年初做计划,这能暂时性地解决问题。
而第二序改变要改变的恰好是这种暂时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一点跟我们的直觉相反。
我们的直觉是:如果一个方案有用,差一点就成功了,那它就是对的。
如果长期不能解决问题,那一定是我不够努力,对这个方案贯彻得不够彻底。
我要再加倍努力。
但我现在要说的是:这个方向可能就是错的,你再加倍努力也无济于事,甚至可能会让问题更严重。
因为,恰恰是这些方案本身,在维持问题。
那你要改变什么呢?
要改变你正在使用的解决方案。
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这些方案正是导致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
我有个朋友,有一段时间她饱受失眠的困扰。
每到晚上,她就开始担心自己又要失眠,提前做各种准备:运动,泡脚,听催眠曲,数羊,起来重新把入睡前的流程做一遍等等,结果越折腾越睡不着。
她那些对抗失眠的方法,反过来,延续了她失眠的状态。
那有什么解决方法啊?
总不能一直失眠啊。
还真有。
解决方案很简单,就三个字:别睡了。
反正也睡不着,干脆起来读书,工作,刷剧,打游戏,打扫卫生……想干嘛就干嘛。
她觉得这很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这根本就没有解决问题啊。我要找的是快速入睡的方法,这个完全就是反着的啊?”
从她的反应,我就知道,“别睡了”的方法很有希望成功解决她失眠的问题。
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第二序改变的第二个特点:第一序改变是基于一般常理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不可思议,不可意料,超乎常理的。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存在让人困惑不解或者矛盾的元素。
改变的意思,就是去做之前不会去做的事情。
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但这句废话包含了最朴素的真理。
做从前不会做的事情,似乎很容易。
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从前没有做?
因为那些事情可能往往是错的,奇怪的,愚蠢的,不合逻辑的。
比如说,失眠的时候就干脆别睡了。
这一类的动作是关键动作,它躲在一个人的日常的视野之外。
因为我们的常理性认知是人晚上一定要睡觉,所以在失眠的时候,会一直想着如何快速入睡。
但结果却是:越想越睡不着。
为什么?
你可能知道了,这是第一序的解决方案。
因为特别想睡着,反而维持了失眠的状态。
这个时候,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入睡的问题,根本没有“不睡了,这是一个可以专注做自己的事情的好时机”这样的想法。
“别睡了”和“入睡”相矛盾,又是之前不会去尝试的事情。
它符合第二序改变的特点。
我那位朋友,在失眠的时候,不睡觉了,起来看书,刷剧,然后入睡了。
这是个成功。
你可能会想,之后的改变就顺理成章了。
但不是,我的朋友承认,这个方法对她有很大的帮助。
但她这么做的时候有很大的担心,或者不安,担心自己的身体被透支,担心第二天工作的时候打瞌睡,影响效率。
毕竟,“白天工作,晚上也不睡觉”不太像正常的人能做的事情。
所以说,第二序改变,要求的不只是改变一个行为,而是要改变这个人本身。
但是这样的一个改变,需要用一种超出常理或者不合乎规则的行为来体现。
总忍不住想承担责任的人,心安理得地给自己放了个假,这是第二序的改变。
社交中被动的人,开始表达自我,这是第二序的改变。
学会开使说不,这是第二序的改变。
你看,这些动作何其容易,又何其困难。
真正重要的改变,经常是反直觉,反本能的。
比起不睡了,在解决失眠这个问题上,我的朋友更愿意去尝试各种能快速入眠的方式,这是她乐意做的。
但她做了多少次,都没有用。
第二序改变的第三个特点:它的解决方法是此时此地的情境,而不是去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在这一刻是怎么被维持下来的,而不是从前因为什么导致发生了现在的问题。
因果论是有局限的(苹果落地,怪我吗?):一件事情的发生,背后的影响错综复杂。
而我们总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因果对应。
从发展观的角度看(你把问题当成是一朵假花还是一片云?),这件事是在不断变化的,也许在你还没有找到原因的时候,这件事情已经改变了。
不要探究它为什么会发生。
我们找到的假设性原因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对。
又或者这个原因只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中的一环。
不重要。
即便我们找对了,改变也可能不会发生。
反过来说,即便不知道失眠的原因。过了几个小时,或者一段时间,自然会入眠。
如果一直失眠,我们要探究的是,此时此地,我做了什么,在维持这个问题。
而不是当时我做了什么,让我失眠了。
是心情不好,精神焦虑,还是喝咖啡了?
那个原因太多了,而且它不会真正帮助我们解决失眠的问题。
它只看这个现象是如何被维持的:因为太想睡着了,所以紧张,所以失眠。
第二序改变的第四个特点:它是把问题放在了不同的框架中。
所谓的框架,就是我们的信念。
我们需要跳出自己预设的信念。
在失眠的问题中,“必须快速入睡”就是一个框架。
而“别睡了”就是把失眠这个问题放在了不同的框架里:你一直以来都在研究怎么样能快速入睡,那我们就改一改,考虑怎么充分享受睡不着的这段时间。
失眠的时候,我们不说“失眠”了,我们说自己拥有了“陪伴自己的静谧时光”。
命名,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如果桌子不叫桌子,如果我说请你再紧张一点)
我们给问题换一个不同的名字,其实就是用一个不同的框架来解决它。
有时,当你换了一个名字,你甚至发现问题都不用解决了。
“陪伴自己的静谧时光”让人把注意力从失眠有问题这个点上拿开,放在我怎么享受这段时间上。
因为我们说过,当你把它叫做问题,它才是问题。
如果你把很多问题堪称是一种资源或者优势,那么你要做的不是去解决它,而是充分地利用它。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序改变,其实就已经发生了。
p.s.
我的朋友挺有勇气的。
她失眠的时候,接受了“别睡了”这样的建议,开始熬通宵。
她特别害怕不睡觉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于是在夜里她就把第二天的工作提前做了。
越做越精神,最后只睡了两个小时,就去上班了。
你猜怎么着?
因为她把工作提前做了,有成就感,精神特别好,工作效率也高。
她尝到了熬夜的甜头。
还想继续熬下去,然而很快睡着了。
后来,她每周都想熬夜,但总有那么四五天会忍不住睡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