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历史,就知道王安石是一个勇于改革的政治家(小时候我还不知道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的政治地位和成就是最高的),是北宋神宗年间的宰相,位居一人下下,万人之上,可谓是权倾朝野,大权在握。为了富国强军,他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开层层阻扰,积极推行各种变法。有皇帝的支持,自己又担任宰相的要职,但是王安石变法改革仍然没有取得成功。王安石两度罢相,最后隐居江宁(今南京),著书立说,过上了悠闲的晚年退休生活。
吴晓波曾认为,中国走向闭关锁国的原因,这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失败。可是,王安石的变革为什么会失败?他又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梁启超旁征博引,参阅了不下百种书籍,终于为我们客观地还原出了王安石及其所处时代的状况,详尽透彻地分析出了王安石变革的成败得失。
一个社会和国家的进步与这个国家的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即使过去了1000多年的现在,在中国要想搞改革,要想靠改革取得成功和进步,是非常的难,而且要付出非常沉重或者惨痛的代价,还不一定能取得成功。比如说朱总退休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改革的不容易。因此,对于现在的改革变革,对于所谓的天下大事,我们不要操太多的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整天面对着“天下不平事”而怒发冲冠,发泄着“布衣之怒”,不仅无事无补,而且也会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改革进取方面,我们应该要向王安石学习,该呐喊前进就要义无反顾的往前冲,担当生前事,何惧后人评。在对待名利成败方面,我们也要向王安石学习。退休之后就要闲然面对,不要留念世俗功名,独善其身,过好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
天下大事,凡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是小事。
身边小事,凡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都是大事。
只有看透了这个世界,才能让自己活得明白,让人生过得精彩。徐霞客就是一个明白人,一辈子不做官,不搞内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生游山玩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