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5.19阳明病证候

2020.5.19阳明病证候

作者: 心倚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00:53 被阅读0次

    一、阳明病经证

    【9.12】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当恶风脉浮缓的状态还存在时,代表邪气还在表,就不能急着用下法,否则会腹满,小便难,肠胃的消化机能被打坏了,肠胃道不会吸水,吃什么都一兜水胀在那里,尿也尿不出。

            阳明病和太阳病在治法上的主要差异:太阳病感冒要尽量快,一感冒就赶快吃药,挡住邪气再进入。阳明病相反,要拖一下,必须等到病邪全部都归并到肠胃道的内侧,用下法才能把病邪一口气扯出去。

          脉浮渐渐消失,恶风慢慢转化成烦、发热的感觉,通常这个症状是归并到调胃承气汤证。

    二、阳明病寒证(一)

    【9.13】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有比较热的阳明病跟比较寒的阳明病。

            阳明区块是肌肉,太阳区块是人体表面的卫气,少阳区块是膜网。

    【9.14】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得了阳明病,本来就是中焦很寒的人,会“不能食,小便不利”。

            阳明病大便不通的时候,不要急着用下法。因为胃里是一兜冷水没有消化掉的状态,“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攻击之后,冷上加冷,整个肠胃道就坏掉了。

          “别水谷”就是在消化的时候,要分解食物。阳明病了,里面食物都没有消化掉,一堆稀大便被一坨干大便塞住了,这叫做“固瘕”。

            阳明病热在肌肉,脾湿而大肠燥。

            阳明病发热有两路的可能性,一个是所谓的传腑,一个是所谓的传经。就是阳明区块的最中间是肌肉,里面是消化轴,外面是经络,那么阳明区块这三个层级的地方都有可能生阳明病。

            太阳传阳明,太阳的脉变成长条绷紧,是葛根汤证。葛根汤证就是一个标准的邪气往阳明经的一个走法。再发展下来就变成阳明热证,阳明热证就是白虎系的汤,白虎系的汤是热在肌肉和阳明经。白虎是中焦热,栀子汤的证是上焦热,猪苓汤的证是下焦热。

            腑病就是从调胃承气汤证往大承气汤证走。在表的症就是在身体外面肌肉烧来烧去的,往里面走,热邪开始往里面聚,一开始是聚在消化轴比较上面的地方,然后大便快要燥结,那是调胃承气汤证。热开始往核心内聚,越烧越干,最后变成大承气汤证。

            葛根汤到白虎汤不一定要燥化,但是大便越结越干,这个是燥化的阳明病。

            虽然大肠燥了,可是脾胃寒到了,所以阳明病有寒化的,消化轴冷,胃口不好想吐。

            阳明发湿病的时候,通常湿寒或者是湿热蓄结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黄疸病。所以黄疸病也是阳明病的一个湿化的发展方向。

            黄疸分溶血性的黄疸和胆汁出不来的黄疸(胆管塞住后肝病的黄疸)。大便是正常的颜色,那是溶血型的黄疸,特效药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如果是胆汁出不来的黄疸,胆管堵塞,大便会不黄,栀子、茵陈都是典型的药。如果是胆管结石,大黄芒硝汤、大柴胡汤都是特效药。

    三、阳明病湿证

    【9.15】阳明病,初欲食,小便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小则愈。

            阳明病,一开始的时候想要吃饭,可是小便又不利,水路不通了,大便自调,骨节疼,发热,这是风湿病的甘草附子汤证。

          “水不胜谷气”,谷气是消化得到的营养和能量,水气就是水毒,湿邪,消化吸收得到的营养和能量,让身体有足够的抵抗力,把湿逼出去,这才是“水不胜谷”。

          “与汗共并”,出汗的时候湿气也一起逼出来了。阳明病还是有瞑眩而自解的可能性,小便,不太有;大便,没问题;全身都发痛发热。

    四、阳明病欲解时

    【9.16】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四点是申时,六点是酉时,八点是戌时,晚上六点左右,前后各三个小时这段时间,阳明能量都归聚在阳明这边,是阳明作战能力最激烈、最旺盛的时候,因此如果要好,也是这个时候最容易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5.19阳明病证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pwohtx.html